“从未见过企业家如此‘追星’”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17-11-09 12:56

院士专家赴革命老区开展咨询服务,引起热烈反响——

“从未见过企业家如此‘追星’”

 

前不久,院士专家赴江西、河北、贵州等革命老区咨询服务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由中央组织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扶贫办等10个部委共同组织。

“能够为革命老区服务,意义非常重大、使命十分光荣。”今年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是30名首批赴赣专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他激情满怀地说,“国家给了我们院士荣誉,我们应该把知识和智慧贡献给国家和社会。”

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在江西、河北、贵州三省分别以“服务革命老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为主题。近百名院士专家利用各自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为三地的区域发展、人才培养送上了一批“金点子”,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破解技术难题送去了一场“及时雨”。

创新对接方式

从“高规格”研讨会到“泥土味”指导会

6位院士专家分成六个小组,一人一个方桌,对接相关领域企业和单位负责人。这是江西吉安市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咨询对接会。

“这种形式是第一次,谈得非常好,形成了几个成果……”稀土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点赞道。

组队咨询研讨,专题座谈报告,生产现场“会诊”,田间地头“把脉”。对接省(区、市)深感机会难得,高度重视活动,纷纷精心谋划,创新对接方式,让专家智慧落地开花。

9月27日,贵州都匀市海拔上千米的毛尖茶山上,人头攒动。在连绵起伏的茶树间,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屠幼英、副主任龚淑英、湖南农业大学张盛副教授一行专家举办了一场“怎么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生动现场课,许多茶农自发赶往茶山咨询服务地点。“我没有文化,但是他们说的我基本上都能听懂,大专家就是不一样!”茶农们听得全神贯注。

从省领导主持召开“高规格”研讨会,到田间地头举办“泥土味”指导会,据统计,活动期间,贵州各地累计组织召开座谈会、培训会22次,参加会议达590余人;院士专家实地走访了30个县65个乡镇、44家企业、47个产业基地,现场解决发展难题70余个。

在江西南昌市,项目对接计划外的企业想方设法征得院士专家同意,抓住会议间隙、接站送站等零星时间,向院士专家求解企业生产技术问题。

在贵州织金县,茶店乡绿色生态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周齐元早早守候在基地门口:“今天来基地的客人可都是大专家,这回肯定能帮我解决很多技术难题。”

在河北张家口市,基层科研工作者们逮着空闲时间便与院士专家进行“业务聊天”,探讨生态环境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推进等等问题,生怕错过与大专家“亲密接触”的机会。

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在三地引起热烈反响。参与对接工作的江西省上犹县委常委李过春,分管工业多年,忍不住感慨:“从没看到过这种景象——企业家像‘追星’一样追着院士专家,从一个企业到下一个企业,最后‘追’到宾馆来。”

为基层解疑释惑

“奖钱不如组织这样的活动实在”

清晨的雨,淅淅沥沥。蜿蜒的田埂,泥泞湿滑。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枇杷种植基地,8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拉着一根树枝就往斜坡下走,吓坏了现场所有人,他却镇定地说:“没事、没事!”走下斜坡,他从枇杷树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块腐败物,拿在手里,仔细“诊断”病因,现场给种植户提出防治建议。

在贵州,34名院士专家分赴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较集中的毕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4个市(州),针对48个扶贫产业项目145个问题难点开展了咨询服务。

革命老区的创新发展、绿色崛起急需高端智力支持。此次活动中,聚焦现代农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院士专家们送服务上门,倾囊相授,为基层一线的企业指点迷津,开良方解难题。

一进河北东华舰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就被公司技术处、生产处的处长们团团围住,求解生产工艺困惑。

“环保及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行业性难题还要从源头解决……”对于这些同样是行业竞争关键点的“难题”,宗保宁不仅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式,还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研究应用得比较成熟的相关技术。在河北石家庄市,院士专家先后深入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8家企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3个。

“赣州拥有钨等丰富的战略资源,也有一批有眼光的企业家,未来产业的发展,要强化绿色环保理念……”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教授、四川大学高分子结构材料研究室主任张爱民教授等专家一行来到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后,就被钨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现代农业领域的多家企业争相邀请现场指导生产瓶颈问题。活动中,8位院士专家深入赣州市22家企业和单位,现场解答技术难题32项,达成合作意向16项,提出意义建议50余条。

“专家一句话,给金都不换。”赣州市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专家教授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问题,政府一次性奖励几十万,不如组织这样一次活动来得实在。”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让我们的手握得更紧些”

为了让国家级“智脑”这一稀缺智力资源在革命老区发挥最大化效益,江西、河北、贵州积极探索建立院士专家与地方发展对接的长效机制。

江西省委、省政府聘请参加活动的30位院士专家为“江西省特聘专家”,要求各地各部门通过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技术顾问、建工作站等多种方式,与院士专家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

新余市在活动后重新梳理全市重点企业的高端人才需求、合作项目,制定《对接院士专家的合作需求清单》,召开工作推进会要求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加强后续合作。萍乡市探索建立“123”工作机制,明确一名县级干部具体后续联系一名专家顾问,突出与专家、企业的双向联系,建立专家顾问信息资源库、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库和相关产业发展资料数据库。

河北积极搭建“近距离”对接平台,促进院士专家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商定解决技术难题、科研项目合作、培养紧缺人才等合作事宜。

“保定紧邻北京,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探索建立对口合作长效机制,为地方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来保院士专家见面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机电力驱动专家陈清泉表示。保定市委、市政府特聘陈清泉等11名院士专家为保定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建立院士专家与保定的长期合作机制。

贵州省委、省政府聘请院士专家为“贵州省脱贫攻坚特聘专家”,竭力促成院士专家与贵州的长期帮扶和合作支持关系。

“回去以后我将申请到黔东南州建立一个紫花菌人工催生示范基地。”在剑河县岑松镇食用菌种植基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富强和种植户互留联系方式后说,“食用菌产业是你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后在这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

“革命老区的创新激情让人振奋,基层企业急需高端技术支持,而院士专家的科研成果也需要落地转化,如果这两种需求真正无缝对接,我们的手会握得更紧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出了此行大家的心声,“希望今后能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