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别了,哥哥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殷夫

资料图片

别了,哥哥

(一九二九年四月十二日)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因此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

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

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

想做个普罗米修士偷给人间以光明。

真理和忿怒使他强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殷夫的故事】

“不是翻译家,胜似翻译家”

殷夫(白莽)是一位革命诗人。1910年6月11日出生于浙江象山。1931年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牺牲时尚不足21岁。殷夫是位铁骨铮铮的革命英雄,是“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先生在为“左联五烈士”所作的悼文中悲愤地写道:“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作《自由与爱情》,于1929年被这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翻译了过来。殷夫虽不是职业翻译家,但是他的译作,却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精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他不是翻译家,胜似翻译家。

这里是两个中译本:

自由与爱情,/我需要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牺牲了我的爱情。(兴万生 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殷夫 译)

请看,兴万生译文是典型的传统的所谓“忠实”译文。说它忠实,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忠实,即内容和表达跟原文的逼真程度。近百年来,我国传统翻译观念一直认为,翻译就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把原作的内容确切地完全表达出来,无改变或歪曲的现象,无增添或删削的现象,无遗漏或阉割的现象。”这就是说,由于翻译受制于原文,否定译者的创造个性。这种无个性的译文,是苍白的译文。

而殷夫的译文却恰恰相反,也曾有人批评说它不是翻译, 更不是成功的翻译。然而,我们则认为,它是“忠实”翻译观的典型范例。不过,这种忠实,是更高意义上的忠实,是“遗貌取神”的忠实,可以称“精神耦合”, 从这个角度而言,殷夫的译文应该是最“忠实”的。他的译诗朗朗上口,老幼能吟,此等诗作绝非一般译者所为。殷夫是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追求自由的不羁的灵魂。殷夫译此诗有着深刻的个体生命体验、个人情感和思想在内,也就是说,他的诗作是用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的精神熔铸而成。因此才使他的诗作具有了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就翻译的本质而言,殷夫的译文不是原文的附属,而是独立的译品;不是原文的模仿,而是再创造的艺术品;不是原文的奴隶,而是主人。它充分体现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创造性行为。殷夫的译文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殷夫的《自由与爱情》的译作,在我国翻译界早已作为一个“样板”,广为传颂。

(来源:《红色家书》、中国新闻网综合 音频录制:武冈市委组织部 贺伦彪 )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