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过草地的山炮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门编号为587的“七生五”过山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木轮子,炮管短粗。
详细内容

QQ??20190809134052.png

“七生五”过山炮(增强现实图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门编号为587的“七生五”过山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木轮子,炮管短粗。“生”是英文“厘米”的音译,“七生五”即7.5厘米。它是上海兵工厂1927年制造,口径75毫米,炮身长1050 毫米,重386公斤,初速为280米/秒(榴弹),最大射程为4300米,炮闩为横楔式。

这门过山炮在武器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型号,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有着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

1935年2月,湘鄂两省国民党军集结80多个团约11万余人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企图将红军第二、红六军团消灭于湘鄂两省西部边境地区。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指挥部队进行坚决反击,与国民党军激战近2个月后,决定暂时放弃苏区,集中主力北渡长江,转移至湖北创建新的苏区。

1935年4月,湖北境内的国民党鄂军纵队司令兼第五十八师师长陈耀汉认为红军立足未稳,命令所辖第一七二旅从桑植出发截击红军,第一七四旅侧翼增援,他自己率领师部在中间策应,企图切断红军北移路线,一举歼灭红二、红六军团。

4月13日,红军在位于澧水东岸、桑植县城以西30公里处的陈家河地区,抓住一七二旅立足未稳、态势孤立的有利时机将其全歼,击毙旅长李延龄。陈耀汉的师部及所辖一七四旅在增援途中得知消息后,随即掉头回撤,等待第三十四团到达后,再撤至塔卧。

QQ??20190809134032.png

萧克


红军分析、判断陈耀汉南窜塔卧,必经桃子溪,于是下令,由萧克、王震率两个团冒雨急行军90公里赶到桃子溪。在离桃子溪4公里的地方,红军发现小河里的水有些浑浊,就向当地老百姓了解情况,得知上游刚有大队人马过去。红军判断这是桑植的敌人撤退下来了,于是立即发起猛烈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此战共歼敌一个师部和近两个旅,俘敌2000余人,缴获枪支2000余支(挺)、山炮两门。587 号“七生五”过山炮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对于缺少重武器的红军来说,缴获一门过山炮可谓如获至宝。此后,587号过山炮在忠堡、板栗园等数次战役中歼敌无数,立下了大功。

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主力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587号过山炮也踏上漫漫征途,跟着红军一路征战,在强渡乌江、回旋乌蒙山、抢渡金沙江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士们对这门过山炮都爱不释手,每听到过山炮响起,就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过草地的时候,考虑到过山炮太重容易深陷泥潭,战士们便将其拆成零件,然后分头携带,有的肩扛,有的马驮,采取各种办法把这门炮带出了草地。之后,过山炮重新组装并在陇南战役屡挫强敌。就这样,过山炮跟随红军一路北上到达陕北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元帅常常回忆起 587 号过山炮。1959年,在筹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时候,贺龙元帅下令找到了这门过山炮并将其交给博物馆收藏陈列。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