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门神画下的红色字条

内容简介:

一张普通的字条,记录着一件不寻常的往事。那是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时,留给老乡家的一张字条。虽然字条已经泛黄破损,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真实体现了红军将士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优良作风。
详细内容

QQ??20191106113115.png

红军留给老乡的一张字条

一张普通的字条,记录着一件不寻常的往事。那是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时,留给老乡家的一张字条。虽然字条已经泛黄破损,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真实体现了红军将士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优良作风。

1933年夏秋,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同时调集大批兵力进攻并攻占了湘鄂边根据地。红三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在湘鄂川黔边界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当时,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红军的人员补给、弹药武器、伤员安置等都非常困难。

1934年5月8日,贺龙率领红三军从桑柘坪长途奔袭数百里,冒雨攻打彭水县城,全歼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十三旅1 个营,俘敌400余人,缴枪300余支,成功占领县城。随后,红三军西渡乌江,向黔东方向进军。行军途中,进入贫困的苗、汉民族杂居的黄家坝地区。由于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反动政府的造谣宣传,当地群众不了解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纷纷携带家眷躲藏起来,导致村子里面一时之间寂无人烟。

QQ??20191106113137.png

黄学珍家旧址,当时为红三军第七师驻地


红七师机炮连一排的红军官兵见屋舍的墙面上写满反动标语,便知当地村民误信了谣言,把红军当成旧军阀,纷纷逃离了家园。红军经过连日来的行军作战,所携带的干粮早已吃完,战士们饥肠辘辘。此时,战士们看到一间房子的屋门虚掩着,像是有人,便上前敲门,但得不到任何的回应。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推门进入屋内,在院内找来几根大葱和柴草,用屋内发现的半坛咸菜生火做饭。饭后,官兵把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水缸装满水,还留下六升黄豆作为对所用东西的补偿。最后,为使村民更好地了解情况,红军写下一张字条贴在门板上。

红军走后,躲藏在外的房屋主人黄学珍回到家中,看见自家门板上贴着一张红色字条,激动地推开屋门,看到的是整洁的院落、满满的水缸。他手里捧着红军留下的黄豆,一股浓浓暖意涌上心头。此时,他才真正认识到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具有铁一般纪律的部队。黄学珍下定决心要将这张字条永久地保存下来作为纪念。但由于纸张很薄,贴得又结实,撕下来纸条就会破损。当时正处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字条如果不揭下来,被他们发现,不但自己的性命难保,还会殃及村里的百姓。于是,黄学珍急中生智,买来一张保佑平安的门神画贴在门板上,正好把红军留下的字条盖住。以后每逢过年,黄学珍都将旧的门神画小心翼翼地取下来,换上新的,精心地保护红军留下的字条,盼望着红军能够早日归来,让这张字条重见天日。

1949年年底,在全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的喜庆氛围里,在锣鼓喧天和鞭炮声中,黄学珍激动地揭去门神画,露出了当年红军留下的字条。

1958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号召全国人民捐献革命文物,支持军事博物馆事业。黄学珍老人得知消息后,主动将贴有红军字条的门板从自家大门上锯下来,交到涪陵军分区,后经原成都军区展览办公室移交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黄学珍老人说,他真诚地希望这张珍贵的字条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支人民军队。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