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一张特制的“婴儿床”

内容简介: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文物:篮底破了两个大洞的藤篮,这是革命战争年代特制的一个“婴儿床”。关于这个藤篮,有一个感人的温馨故事。
详细内容

QQ??20191126111026.png

藤篮:革命战争年代特制的“婴儿床”(增强现实图片)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文物:篮底破了两个大洞的藤篮,这是革命战争年代特制的一个“婴儿床”。关于这个藤篮,有一个感人的温馨故事。

1934年夏天,于都县新陂乡车脑村的红军后方医院像往常一样忙碌着,下午时分,几位老乡抬着刘阿婆走了进来,一起被送进来的还有5个篮子。当医护人员前来为阿婆处理伤口时,她吃力地用一只手向后撑起身体,另一只手从旁边取过篮子交给护士宁蓝。看着这些篮子,宁蓝的眼眶湿润了。

QQ??20191126111128.png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就在不久前,国民党对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重兵压境,再加上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伤亡惨重。这段时间,新陂乡战地医院不断地收到伤员,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多救治一些伤员,全体医护人员都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一天傍晚,酷热难忍,护士二组组长宁蓝熟练地处理完几名战士的枪伤后,费劲地直起身子,挺了挺腰,刚准备用手背拭去额头上的汗珠,院长就把她叫到侧屋。院长看了看满脸倦容的宁蓝,又看了看床上的婴孩,轻轻地将孩子抱起,叹了一口气,沉思良久后对宁蓝说:“这些都是英雄的后代啊!你们再辛苦一下,一定要把他们照看好。”窗外几声虫鸣,屋内显得格外安静。

包括宁蓝在内的护士二组有5人,四五十个伤病员的护理工作重重地压在她们肩上。由于条件艰苦,缺少药物,她们还要经常外出寻找配药,忙得不可开交时,甚至饭也顾不上吃。想到这里,宁蓝瞅了瞅床上的5个婴儿,最小的才刚出生,最大的也就10个月,柔和的灯光洒在孩子脸上,睡梦中的他们是如此的可爱。宁蓝二话没说,坚定地对院长点了点头。

从这一刻起,宁蓝和她的姐妹们当上了“妈妈”。身兼数职的她们,为了不耽误救治伤员,不得不将孩子背在背上,一旦听见啼哭,她们就立即解开背带,看看孩子需要什么。

又一个夜幕降临,月亮慢慢地爬了上来,虫儿渐渐地停止鸣叫,宁蓝认真检查完伤员后才踏上回家的路。朦胧的月色穿过茂密的树冠斑驳地落在起伏不平的小道上,宁蓝回头瞅了瞅背上的孩子,拉了拉背带,猫着腰用脚尖试探着前方,原本熟悉的道路,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终于到家了,所谓的“家”,其实是在乡民刘阿婆家借宿,阿婆的儿子参加了革命,儿媳难产离世,就剩她自己独自生活。看着宁蓝每天工作劳累,还要照顾孩子,阿婆想帮她,可宁蓝怕老人家身体吃不消,坚持自己照顾婴儿。阿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当刘阿婆和5个篮子被一起送到医院的时候,宁蓝才知道,阿婆为了给孩子编摇篮,自己上山采藤条,不小心摔伤了腿。老人乐呵呵地对宁蓝说:“以后有了篮子,孩子躺着舒服,你们也好照看。”包扎完,阿婆担心给医院添麻烦,说什么也要让老乡把自己抬回去。望着老人远去的身影,宁蓝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随着大部队转移,5个婴儿篮也辗转到了各地。多年以后,有幸保存下来的摇篮,藤条已经开裂,就连篮底也破了两个大洞,只剩下一半。但是这张特制的“婴儿床”依然弥足珍贵,它既是革命后代的摇篮,也是军民情谊的铁证。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