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桂阳探索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19-12-06 09:10

■颜石敦骆国平卢丽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优化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着力解决基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近年来,桂阳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建+社会治理”工程,加快构建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桂阳特色的现代乡村治理之路。

乡风文明铸就德治“和谐号”

正和镇和谐村便民服务中心小黑板上写着本周工作安排,每一项工作后面标注着完成时限和责任人。

“小黑板”工作法是桂阳县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一个有力举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按照“六个一”工作要求,“一村一策”精准制订整顿方案,探索新形势下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的新路子。

“村民通过‘小黑板’了解到村干部在做什么,办事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和谐村党总支书记李海涛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做好基层治理,关键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近年来,桂阳着力加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把基层各领域社会组织全面纳入党的领导。

该县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近800万元改扩39个村级党群活动中心,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场所服务。

大力实施“先锋行”党建精品工程和“百支示范、全面提升”工程,全县创建100个“五化”建设示范点,打造了一批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机关效能提升、促民营经济发展的党建精品示范点和模范党支部。

建强基层党支部才能纲举目张。培育好乡风、民风,成风化人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桂阳以村(社区)党组织为统领,依托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大力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创建工作。

全县22个乡镇(街道)和373个村(社区)分别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村村成立“好人协会”“新风讲习所”“志愿服务队”,18支县级行业志愿服务队定期下到基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帮扶活动。好人现象层出不穷,志愿服务活跃广大乡村。

让道德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培育向好向上文明乡风。

始建于明代的阳山古村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十大古村”。这里民风敦厚淳朴,保留着“救婴会”“禁戒会”“重九会”“义学会”“宗源会”等“六会”治村传统,以德治村、德化乡邻,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该村继承和发扬“六会”治村好家风、好传统,实施“新六会”治村模式,探索乡村、乡风文明建设。

和平镇瑶溪村乡贤服务组织、仁义镇五美村乡村孝老敬亲协会、正和镇阳山古村“新六会”治村等,统筹培育社会力量,弘扬向上社会风尚,成为以德治村的典型。

走进桂阳村(社区)组织活动中心,新风讲习生动活泼,专家讲理论政策,科技特派员讲产业发展;桂阳故事大家讲,乡贤讲家风、家教,身边好人讲述身边事;好媳妇评选、五好家庭评比,脱贫典型评选,润物无声、成风化人。身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上了墙”,红白理事会刹住了陈规陋习,乡村两级教育基金帮扶形成长效机制,村风更清明、人心都向善,榜样效应持续引领道德新风,德治之树厚植桂阳乡村。

乡村振兴按下自治“快进键”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环境“大整治、大清扫、大拆违”,桂阳如火如荼。规范村民建房,实施空心村改造,2018年6月以来,桂阳县累计拆除废弃杂房48.9万平方米,改造“空心村”68个、农村住宅2046套,乡村面貌翻天覆地。

“以最少投入,换来乡村面貌最大变化,村民自治帮大忙。”桂阳县统筹办副主任刘忠表示。

桂阳现有373个村(社区),1000多个基层党支部2万余名党员。“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家庭挂牌亮户”行动,它把党员个人荣誉上升为家庭荣誉,让广大党员从群众中站出来、让党员称号响起来、让党员形象树起来,处处当先锋做表率,群众有了看、学、做的榜样。

推进乡村治理,桂阳坚持抓牢村支两委,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因地制宜引导各村(社区)成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和“村规民约”,通过“四会一约”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村事、民事管理。

“支书的儿子去年考上大学,他不办酒席,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浩塘镇菖莆村村民周小莲说,全村红白喜事都进行登记备案,大家主动执行“四会一约”。

“四会一约”上墙,办事规矩公开,乡村难事不再难。有些村根据乡村振兴要求,还成立村民建房理事会、调纠会、乡贤理事会、产业发展协会等理事机构,对重大公益事项实行“一事一议”。依托基层群众乐于接受、内心信赖、便于参与、民主决策的运转机制,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事小情放到桌面上,老百姓说了算。

“我们组88户人家,聘请了3名保洁员,把维护好环境卫生写入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卫生‘三包’责任书,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大扫除。”敖泉镇塘家门组组长雷运成介绍,村民自治织就美丽乡村画卷。

镇村两级党组织出面引导规范,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为民做主但不替民做主。有了知情权、提议权、商议权和监督权,群众敞开说村事、热心议村务、协力办村事,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力量,群众办事先找理事会,再找村干部。

基层群众乐享法治“服务套餐”

基层治理更多问题还是服务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无小事。

“现在实行村干部坐班制,群众办事更方便了。”这是桂阳群众近年来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桂阳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软、硬件建设。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按上年度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标准落实,其余村干部基本报酬1:0.9的标准落实,组织有了保障,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做到群众法律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桂阳县柏树村李文新和杨新建因为宅基地结怨多年,谁都不肯相让,差点打了起来。柏树村党支部书记李满保告诉我们,后来在村组干部和村调解员的调处下,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群众有事就找网格员,网格员有事找党组织。”桂阳全域网格化管理织就基层服务体系,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平安和谐桂阳。

“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网三员”组织体系,为基层治理和法律服务健全了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了“居民点单,网格管理员接单,支部下单”的服务模式。

全县22个乡镇(街道)、373个村(社区)划分为997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017名,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网格员一支笔、一本工作日志、一张信息采集表,架起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高码头社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约有2万人,社区共分12个网格,2018年社区有12名网格员,接待来访群众560人次,直接为群众解决生活和法律等问题410余个。”龙潭街道高码头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小平用一组数据道出了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桂阳推行“帮扶单位联网格、政法干警联网格、社区干部联网格”三联制,构建“一个网格配一名网格员、一名警务员、一名调解员”的“一格三员”工作格局,打通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依托网格化管理,桂阳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优势,打造矛盾纠纷调解“百米服务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18年全县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59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均达100%,法律服务送上门,群众维权不出村。

目前,桂阳建立了一村一辅警、一村一名调解员、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多力齐发,让群众事事有回音、问题能解决、诉求得满足,基层治理更有效。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