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干部住村人心暖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19-12-12 09:41

初冬时节,地处湘粤交界、海拔1400多米的云冰山上,满山的雾凇和冰挂银装素裹,吸引大量粤港澳游客上山赏冰游玩。云冰山下,新修建的“茶云”公路在山间蜿蜒盘旋,宛如一根玉带,把浆洞瑶族乡茶源坪村和云冰山紧紧相连。

“茶云”公路的顺利修建,得益于蓝山县推行“2468”干部住村制度,即县处级、正科级、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干部每个月分别在村里住2、4、6、8天。通过县、乡党员干部住村推动和扶贫工作队住村帮扶,今年4月,长达5公里的“茶云”公路正式修通,一改茶源坪村山高路险、出门不便的历史。现在,村民们骑着摩托车上云冰山务工,最快10多分钟就能到达。

“走进群众的家里,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蓝山县不少党员干部感慨。蓝山县“2468”干部住村制度推行两年多,已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住村扶出红火产业

12月4日,冬日暖阳。在毛俊镇双河村猕猴桃基地,村支书邓玖生正在组织村民为果树除草、松土、施肥。种下两年的猕猴桃已长到1人多高,明年将迎来挂果期。

双河村地处深山,是蓝山县深度贫困村。“脱贫不能完全靠国家,要一起想办法,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把大家的志气和精气神扶出来。”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在双河村住村走访,与双河村干部群众促膝详谈拔穷根。

干部住村,扶贫有路。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帮助双河村制订了以发展高山水果为主的产业扶贫计划,2018年种植优质猕猴桃45亩发展集体经济,今年又在猕猴桃基地套种高山晚熟西瓜4000株。西瓜采收后,双河村集体收入增加6万多元。

在所城镇舜源村,头颈乌黑发亮的青头鸭随着音乐节拍“踏歌起舞”,音乐放鸭让村民在增收脱贫的道路上“踏歌前行”。2018年,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上门宣讲产业扶贫政策,动员在外养鸭多年的朱明春把青头鸭养殖项目带回家乡。如今,舜源村青头鸭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羽,带动盘荣达等6户村民增收脱贫,青头鸭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鸭。

大桥瑶族乡大源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乡扶贫办主任唐莉贞正在指导村民安装玩具配件。在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大源村引进玩具生产扶贫车间。“这里做的都是手工活,年纪大点也做得来。”69岁的李国竹老人边做边介绍,扶贫车间为村里的40多名老人和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增收。

干部住进村,产业旺起来。蓝山县党员干部带着产业项目和技术住村,扶“志”更扶“智”,吹响了引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的“集结号”。

上门解决“老大难”问题

在双河村归龙自然村,冬日暖阳下,土鸡满山跑,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曾经,双河村长期用附近的小水电站供电,电压不稳,养殖户孵化器里的鸡蛋经常孵坏。“今年是国家实施电改最后一年,要抢抓机遇尽快实施电网改造,造福子孙后代。”县委书记秦志军在双河村归龙自然村住村走访,语重心长地向群众宣讲政策,做思想工作。

在县、乡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双河村投入480余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全村由国家电网供电。电压稳了,心里亮了。如今一到晚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还帮助双河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新修通组公路8公里,道路加宽7公里,建起了4G通信网络。“路好走了,网络通了,村里的土鸡和石斑蛙更好卖了。”村支部书记邓玖生乐呵呵地说。

蓝山县荆竹瑶族乡凌江河村地处深山,距离县城有80.3公里,是蓝山最偏远的一个少数民族散居村和深度贫困村。过去道路通行不便,不少村民从外地回村都得用摩托车到村外接。蓝山县政府办、扶贫办等部门住村干部进村后,为凌江河村争取项目资金,硬化通组道路3.9公里,加宽村道5.1公里,并修建了沿河风光带、安装了照明路灯,打通了凌江河村道路建设“最后一公里”。村民凤连英高兴地说,现在汽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村里还办起了养鸡场和养蜂场,人气越来越旺。

祠堂圩镇东毛山联村6组村民梁某得与梁某吉,因水田界线纠纷争执30年未得到妥善解决,多次上访。县人大和祠堂圩镇党员干部住村,通过走访调查、问话谈心、实地测绘等方式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组织相关部门和当事人依法进行调解,终于在7月24日指界确认,达成协议,使一场历经30年的纠纷终于圆满化解。

土市镇埠头村蒋家自然村受安全饮水问题困扰,县水利部门年初制订了从太平圩镇下岐村引水方案,但两村社情复杂,引水工程迟迟未能完工。县相关部门和太平圩镇、土市镇干部住村走访,通过多次调解,耐心做思想工作,终于组织双方签订了引水协议,蒋家村饮水难题终于解决。

上门走访,排忧解难。蓝山县党员干部带着感情住村,上门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让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帮扶走进群众心里

毛俊镇双河村今年套种的4000株高山“扶贫西瓜”长势不错,但一开始只开花不挂果,急坏了村里的干部和群众。

蓝山县卫生健康局的住村干部专门请来“西瓜之乡”泉塘村的技术员上门“问诊”,指导村民采取打枝、人工除虫等方式加强管理。7月中旬西瓜成熟后,县卫生健康局又组织党员干部到地里帮助采收“扶贫西瓜”,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帮忙推销。在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仅仅半个月,双河村“扶贫西瓜”就卖出1万多公斤。“有干部住在村里,我们脱贫更有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启菊笑着说。

去年底,荆竹瑶族乡凌江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荣昌不慎被火烧伤。住村扶贫干部邓本旺及时联系车辆,护送他到县中心医院进行紧急救治,随后又转往永州市人民医院治疗,并帮忙联系保险公司报账和筹集医疗费用。两个月后,赵荣昌康复出院。“搭帮住村干部帮忙,帮我捡回了一条命。”赵荣昌逢人就说。

荆竹瑶族乡新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远福患有高血压,导致间歇性头疼,但一直没采取治疗措施。今年7月,住村干部发现后,及时联系送他到县中心医院进行检测和住院治疗,并帮他办理了“先治疗、后付费”住院手续。治疗一周后,病情由“危险”转为“稳定”。赵远福上山采了冬笋,住村干部还帮他拉到县城酒店进行销售。“住村干部经常来家里给我办事,就像我的亲人一样。”赵远福开心地说。

蓝山县2000多名党员干部住村,争当国家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脱贫攻坚战斗员。今年1至11月,蓝山县干部住村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等实际难题6000多件次,开设“扶贫课堂”300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我们推行‘2468’干部住村制度,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多到老百姓家里走一走,看一看,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表示。

蓝山县党员干部住村,住到了群众家里,也深入到了群众心里。

(杨雄春刘军李华雄谌向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