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 红军长征的宣传书

内容简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后,蒋介石10万中央军紧紧尾追,6万川军在前头堵截。中央红军要尽快和川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就必须通过四川军阀刘文辉部在大凉山设置的防线。
详细内容

QQ??20191217111525.png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在成都红军长征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四四方方的手工草扎纸,被切得整整齐齐,泛黄的纸面上自右向左排着15列汉字,标题“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用空心大字写出,显得格外醒目;正文26句156字,字体端正,内容直白易懂,读来押韵上口。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红军长征的宣传书。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后,蒋介石10万中央军紧紧尾追,6万川军在前头堵截。中央红军要尽快和川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就必须通过四川军阀刘文辉部在大凉山设置的防线。然而高山横亘,深林蔽日,山口关隘都有敌军把守,中央红军要想北上会师真是难上加难。此时,朱德想到了一位在川军中颇有威望的刘伯承,并推荐他和聂荣臻、罗瑞卿带领先遣队为红军开路。5月15日,先遣队刚到德昌县境,准备隐蔽休息时,枪声忽起,子弹像雨点似的扫了过来。枪声节奏紧张有序,刘伯承推断出对方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于是他先按兵不动,几经打探,对方果然隶属川军第十六旅,旅长许剑霜。刘伯承得知后喜出望外,感慨朱老总有先见之明。原来这个许剑霜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发展的一名中共秘密党员。

刘伯承当即手书一封信,派负责情报工作的李参谋送给许剑霜。

李参谋乔装成川军旅长副官,骑马进入德昌城。守军见他架势不小没敢阻拦,李参谋就这样顺利地进入十六旅旅部。许剑霜见他面生,警觉地询问来意,李参谋并不回答,只是示意支走旁人,四下无人时,李参谋才将藏在身上的信件交给许剑霜。读罢,许剑霜想起当年和刘伯承泸州起义的往事,万千感慨涌上心头。想给红军让路,但蒋介石下了死命令,事后必会以“通共”的罪名惩办自己。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到一个两全之策,李参谋收好回信,快马加鞭赶回复命。

这一边许剑霜召集部属陈以利害,让各营保存实力放红军过去;另一边刘伯承按计划进攻德昌城。第二天,站在山顶的许剑霜密切关注着红军动向,只要看见红旗来到关卡和隘口,便命令守关部队朝天鸣枪。伴着阵阵枪响,红军毫发无损地过防区、进县城。为了尽快赶赴大渡河,刘伯承避实就虚,在德昌稍作休整后就带着部队绕开西昌县城,向彝族聚集地冕宁进发。

5月21日,已经到达冕宁县城的中央红军举行盛大的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次日,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QQ??20191217111544.png

红军巧渡金沙江


一篇通俗简短的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讲述了红军与军阀的本质区别,概括了红军的严明军纪,鞭笞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通过它的广泛宣传,红军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为红军强渡大渡河奠定了群众基础,粉碎了蒋介石妄图让“朱德、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它还首次响亮地提出了“长征”一词,鲜明地表示了我党北上抗日的决心,生动地表述了红军战略转移的豪迈气概,极大地振奋了部队官兵的精神,是红军长征的宣传书。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