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正业 志存高远 ——苏轼家风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20-05-13 14:49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其词大气豪放,其人豁达乐观又不乏柔情。苏轼的家风源于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的“扶危济困”,继承了父亲苏洵的“诗书传家”“志存高远”,在传承家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展现了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以德之风。

明理知信,亲民爱民

苏轼出生于眉山一个书香之家。“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这首诗便是苏轼对家的描绘。

父亲苏洵常常游学在外,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了母亲程氏的肩上。她知书明理,善学善教,常常利用古文古人教导孩子。有一次,她教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学问气节皆受敬重。读后苏轼问:“如果我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答应吗?”程氏夫人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苏轼就立下远大志向,为理想而奋斗。

苏轼的母亲天性善良,悲天悯人。苏家庭院中有很多鸟雀来筑巢,程氏夫人不让家人捕鸟取卵,天长日久,来苏家的鸟儿就越来越多,而且都不怕人。苏轼就常常和小伙伴们围在鸟儿旁边,给它们喂食。这些场景,可见于苏轼的诗《异鹊》。

苏轼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苏洵对孩子是十分严格的,苏轼小时候贪玩,父亲在家时对功课都有具体的安排,并会严厉催促,这就让苏轼从小就饱读诗书。在苏轼的《夜梦》中,就回忆了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场景:“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父亲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回到家中便会给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讲述旅途见闻,这也让苏轼从小便见识不凡,胸怀天下。苏轼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虽几遭贬斥、命运多舛,但在担任官职时,一直都关心民生,扶危济困,勤勉尽责。

初到凤翔任职时,苏轼发现一项叫“衙前”的差役,主要职责是运送官府所需的物资,如果不慎丢失就要以家财赔偿,甚至会倾家荡产。这让他深感沉痛,于是马上写信给宰相反映情况,提出这一差役“破荡民业,忽如春冰”,希望引起朝廷重视,并积极寻求破解之道。

在徐州工作时,面对洪水来袭,他对百姓说:“只要有我在,水决不能败城”,整天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亲自指挥抗洪抢险的艰苦战斗,过家门而不入,晚上也住在城墙之上,随时处理突发情况,最终取得了胜利。

到杭州上任后,苏轼竭力应对饥荒和疾疫,并兴修水利、疏浚两河、整治六井,使得“西湖甘水,殆遍一城,军民相庆”,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后来又应百姓请求,克服重重困难,全面治理西湖,让湖水焕然一新,也促进杭州更加繁荣昌盛。因此,杭州百姓将新筑的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至今仍是“西湖十景”之一。当今日人们漫步西湖时,还是常常会想到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

纵观苏轼的一生,无论身居何处,其舍身为国、亲民爱民之心从未改变。这与其从小的家风家教,显然是分不开的。

兄友弟恭,患难与共

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感情被后人称为“史上最深兄弟情”,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

兄弟二人之间的情谊,是在从小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故乡时,他们俩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日刻苦攻读。学成之后又跟随父亲出川,双双高中进士,一直到入仕之后才不得不分开。

二人天各一方时,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熙宁九年中秋节,苏轼在密州想起他与苏辙已经7年未见,渴望与其团圆,但未能如愿。于是,他以月起兴,抒发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之后一有机会,兄弟俩就会争取见上一面。

苏轼和苏辙可谓志同道合,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颇为一致,因此后人感叹:岂独是兄弟,更是贤友生。身处异地多年,二人以书信往来,交流读书、作文等诸多方面的体会,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作用。在仕途、文学两方面,二人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他们同科进士、同朝为官,在朝中被传为美谈。而在文学方面,二人皆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一生存诗近2800首,苏辙一生存诗亦有1700余首。诚然,苏轼的文学造诣和名气比苏辙大很多,但不可忽视的是,苏辙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存世,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漫长的岁月中,面对事业和生活中的坎坷,兄弟二人均能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乌台诗案”苏轼罹祸下狱后,苏辙呈上奏折《为兄轼下狱上书》,提到“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愿免除自身官职为苏轼赎罪。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可谓同进退。苏轼在黄州时生活困苦,苏辙的几位女婿总是轮流去探望他。

苏轼对苏辙的生活关怀备至。苏辙在雷州生活时,由于吃不下腥膻之物,仅十来天就瘦得“帽宽带落惊僮仆”。苏轼就劝告弟弟,一定要入乡随俗,适应当地的生活,努力让他振作起来,给了苏辙很大的慰藉。

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临终时,苏轼最大的遗憾是未能见苏辙一面。他对朋友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并留下遗言,要苏辙把他葬在嵩山之下。苏辙更是悲痛不已,在为兄长所作的墓志铭中提到:“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兄友弟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在这一点上,苏轼和苏辙二人可谓典范。

情深义重,安贫乐道

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16岁即与苏轼成婚。王弗“敏而谨,慧而谦”,二人的婚姻美满恩爱。王弗初到苏家时,并未说自己读书识字,只是在做完家务后,常常来到书房静静地陪伴苏轼。有一次,苏轼背书时卡壳了,十分着急,这时王弗轻轻一笑,背了一两句提示他,令苏轼大吃一惊,刮目相看。

王弗知道苏轼性格耿直,特别留意他在外行事。每当有人来拜访苏轼,她便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对待公婆亦十分孝顺,就像侍奉自己的双亲一样,深得苏洵和程氏夫人的喜爱。

王弗在27岁时因病去世,苏轼悲痛万分,他的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正是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虽没有过人的才华,但勤俭持家,安贫乐道,不购买奢华的服饰,不贪恋物质的享受。苏轼也始终过着淡雅简朴的生活,即便是回到荣华富贵的官场也未改变,并且为人大方,乐于助人。在这一点上,夫妻二人是相互影响、高度契合的。苏轼每每拿家里的钱物帮助别人时,王闰之从未表示不满。

苏轼一生起伏不定,往往是刚贬到一地没待上几年,又迁移到另一地,生活上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王闰之一直陪伴,无怨无悔。同时,她对王弗的孩子也如同己出。苏轼对这一点特别感激,夸其“母仪甚敦”。

正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王闰之与苏轼同甘共苦、相濡以沫25年,在46岁时离开人间。苏轼对她的思念挥之不去,久而弥坚。

言传身教,平等关爱

苏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提到:“子三人:长曰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县事,次曰迨,次曰过,皆承务郎。”苏轼一生几经荣辱,他的三个儿子也跟随父亲经历沉浮。虽然难能安定为学,但他们在优良的家风中耳濡目染,从幼年到成年时时接受着父亲的教导,个个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孝顺仁爱、善于诗文。《宋史·苏轼传》载:“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

苏轼并不像苏洵一样严格,他可谓一位慈父。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喜欢与他们一起嬉玩,稍有好一点的表现,便予以称赞鼓励。全家一起闲坐聊天时,苏轼来了兴致便会与儿子一起作诗,并毫无顾忌地公开夸赞诗写得好。被贬黄州时,苏轼带着家人早起种田,夜间织布,过起农家生活,“虽劳苦却亦有味”。苏轼新垦的荒地就在黄州东门之外,将其取名“东坡”,其号“东坡居士”就来源于此。重视家庭生活、乐于陪伴家人,是苏轼这一历史人物的鲜明特质。

苏轼对孩子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陪伴上,更体现在教育其做人上。长子苏迈携家眷赴德兴任县尉时,苏轼送给他一方砚台,并作铭文教他为官之道:“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在苏轼年逾六旬再遭贬斥、苏迈要顶立门户时,苏轼写给苏迈一封书信:“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务安其形骸为善也。”俗语说,子不教,父之过。苏轼作为父亲,对孩子们的教导从没有停止过。在良好家风家教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养成了优良的品格。

苏迈幼年便随父沉浮,侍奉父亲游历各地。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时年21岁的苏迈徒步相随,陪伴父亲斡旋于险难之中。苏轼被投入监狱后,其饮食供应和生活所需皆由苏迈操持。在黄州凄苦的生活中,苏迈也未废家学,常常与父亲像小时候那样作诗联句,以此为乐。

次子苏迨幼年努力求学,后曾跟随父亲外任地方、入职京师,直至苏轼去世,始终与苏迈同进同退,相互扶持。苏迨的作品有《正蒙序》《洛阳论议》等。

三子苏过曾陪同父亲一路南行。在惠州时,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和习惯,苏过负责父亲的饮食器用,学习做地炉取暖,在艰苦的生活中亦能安之若素。在兄弟3人中,苏过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小东坡”,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飓风赋》《思子台赋》等。他还常常作画,绘枯木竹石图,苏轼称其“时出新意作山水”。

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苏轼的后代无法扬名于朝,只能耕读传家。虽然湮没于乱世,但受到父亲、受到家庭、受到家风的影响,他们的内心亦是丰盈富足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诗词名篇泽被后世,其展现的价值观念、心路历程,无不与他的家庭、家风密不可分。纵然到今天,苏轼的爱国爱民、超然达观,还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者:黄婷婷 单位:中国环境报社)

《东坡笠屐图》局部/张大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