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芳香四溢”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0-06-24 10:51

近日,笔者走访结对户的时候,看到村里的赤脚医生给老人和小孩治病,种养大户在屋场会上传授养殖经验、烤烟技术……村民们或自带小板凳或席地而坐,听得津津有味。这些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积累了多年实践经验且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人,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土专家”或“田秀才”,深受村民青睐。

“土专家”“田秀才”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乡土人才。他们可能是种植高手、养殖能人,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能工巧匠,他们没有“花架子”,但都有自己的“绝活”。他们更熟悉脚下的“一亩三分地”,生产实践经验更接地气,更能鼓舞群众信心,推广开来更容易产生“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的效应。他们是这些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群众心目中的行家里手,是改变农村面貌的中坚力量。地区如何发展,脱贫攻坚如何干,乡村如何振兴,这些“土专家”最具发言权。

俗话说:“远水难解近渴”。当前在一些贫困地区,群众对实用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受经济、交通等综合环境的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易,留住更难。而与“水土不服”的高端人才相比,乡土人才熟悉本地的情况,在乡情、亲情的引领下,更愿意扎根家乡,带领乡邻脱贫致富,因而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作用发挥突出的乡土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这支乡村人才队伍的作用,对振兴乡村、夺取脱贫攻全面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乡土人才是宝贵资源,要高度重视乡土人才工作,对身边的“土专家”“田秀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活力,让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建立良好的留才用才机制,把乡土人才从“基层幕后”推向“公众台前”,形成人人重视乡土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锻造一批立于德、精于艺、勇于创、志于带的新时代乡土人才队伍,让有乡土气息的“土专家”“田秀才”真正“活”起来、“香”起来、“强”起来。

古语云,“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要培育和挖掘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充分利用自身技术、管理、资源优势,示范带动更多“金种子”在基层一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乡土人才而言,吸引其返乡创业的不仅是当地“求贤若渴”的诚心,更该有支持其长远发展的好政策。

“抓牛要抓牛鼻子”。要完善培训体系集聚人才“潜力”,积极构建市县党校“示范训”、乡镇大会“集中学”、群众实践站“轮流讲”、屋场会“现场教”等多元培优体系,打破乡土人才知识上的“天花板”,释放乡土人才强大动能。要多向扶持持续释放人才“红利”,结合产业发展、园区开发,尤其是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为乡土人才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在税收、贷款、用地等方面出台政策、提供资金、搞好服务。大力实施“名师带徒”计划,并将乡土人才发展为村“两委”后备人选等,使他们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盼头”。要注重激励示范催生“蝴蝶效应”。对贡献巨大、成绩突出的优秀乡土人才,实行培训资源优先、销售渠道优先、享受待遇优先、表彰激励优先机制,营造重视乡土人才的浓厚氛围,切实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人才队伍。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要找准新时代乡土人才工作坐标系,用好“土专家”“田秀才”,也要善于发现那些“身怀绝技”的“潜才”“偏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乡村希望的田野上驰骋,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周俏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