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 “三联工作法”暖了漂泊心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21-06-08 17:18

编者按

离家在外,最渴望的就是“家”的温暖。对于流动党员来说,找到党组织就是找到了“家”,心就不再漂泊。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成都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超过50万,其中流动党员近1万人,面对去向难掌握、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教育管理难题,成都探索运用“三联工作法”,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

中国组织人事报成都讯 (通讯员 蓉组轩)2015年以来,成都先后建立成都市流动党员西藏党委和在京、在沪、在深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创新探索“三级联建、两地联管、四需联给”三联工作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有效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健全组织体系,突出政治功能,推动流动党员凝心聚力结成“一股绳”。成都构建流入流出双向全覆盖组织网络。依托成都市驻外办事机构等,建立以市级在外综合党委为龙头,区(市)县在外农民工党支部为主体,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党组织为基础的“1+23+N”组织体系。持续强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工作,建立“双向对账”机制,累计找到并纳入规范管理党员368名。优化党员严教严管“全链条”工作流程。每年从市管党费划拨80万元,支持流动党员综合党委开展党员教育管理,设立流动党员“微党校”7个,开展集中培训130余场。聚焦外出务工经商重点群体发展党员150余名,建立党组织运行和党员管理制度18项。创新党建引领带动“全参与”联动机制。建立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维权工作总站和团委、妇联等,构建党委牵头的群团组织、商会协会、企业机构及在外务工经商群体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党群服务站、党员活动室20余个。

坚持共建共享,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党员群众融入融合成为“一家人”。结对共建架桥梁。成都通过组织生活联过、党建会议联开、公益活动联办,加大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互动交流。围绕成都在藏流动党员管理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党委组织部签订“两地四方”党建共建协议,指导流动党员党组织与9个驻地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与当地共同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扶持“双创”做贡献。各地综合党委开展“手把手”“传帮带”活动,举办民工技能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民工1万余人次,发布用工信息3000余条,解决就业800余人。帮困解难献爱心。2020年,成都组织流动党员和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为疫情防控捐款370余万元,采购运输蔬菜等物资70余吨。在京流动党支部组织成都籍企业向武汉学院等高校捐赠新鲜蔬菜1.8吨、向有关区县捐赠消毒液20吨、口罩3万个。在藏流动党员采取“多人联一户”方式参与精准扶贫,累计帮扶贫困户600余人次,帮扶金额达180余万元,资助藏族贫困学生700余人、80余万元。

搭建有效平台,实施回引工程,推动优秀人才回报桑梓贡献“一份力”。发布项目发展回归经济。成都在京沪粤等地举办3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政策项目宣传推介会,打造“蓉归天府·蓉创未来”——成都市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活动周,发布成都返乡创新创业100个机会清单,吸引70余家返乡创新创业企业参展,40余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回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累计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2.3万余人,创办各类企业3700余个,年产值突破20亿元,吸纳就业5.2万人,694名优秀返乡农民工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拓展渠道擦亮“蓉字号”招牌。成都各地综合党委充分发挥组织和信息优势,担任成都企业市场营销“先锋官”。12家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农副土特类成都企业进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市场。

强化服务凝聚,巩固群众基础,推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互帮互助温暖“一片心”。依法维权促公平正义。成都各地综合党委先后与当地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3个法律援助中心(站),开展劳资纠纷维权400余起,成功追回农民工工资6000余万元。北京法律援助站通过开通“成都在京农民工之家”微信公众号,为在京农民工提供普法维权、就业对接等服务。职业培训促素能提升。依托商会协会等平台,发布就业信息近万条,帮助解决就业2000余人。针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流动党员党组织协调流动党员旗下酒店、工地等开展实操性技能培训,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关怀帮扶促民生改善。成都加强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筹资设立农民工救助基金,建立“稳定后方”支部联动机制,完善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协调解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安置拆迁、经营纠纷等问题500余个。开展返程火车票等代办服务,累计资助没有路费回家的农民工200余名。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