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变得更加兴旺——记退役军人、资兴市下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首志华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21-08-09 19: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秉钧

通讯员白怡菲徐文媛

盛夏时节,酷暑难当。8月3日,记者驱车来到资兴市州门司镇下江村,见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首志华时,他正在果园和几位村民采摘东江梨。

“现在正是东江梨采摘期,当天采摘当天发物流,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梨子的新鲜度。”首志华停下手中的活,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给记者介绍今年东江梨生产销售情况。

首志华今年39岁,一身晒得黝黑,小平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1999年,他从郴州农校应征入伍,服役于武警湖南省总队第二支队,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12月退役。

退役后,首志华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后来回乡承包村里30亩果园,种植东江梨,现已发展到150亩,成为当地有名的东江梨种植能手。

“州门司镇的东江梨从7月上旬开始销售,持续到9月下旬。”首志华介绍,今年镇里8000多亩东江梨,已销售近七成,销售额将突破1000万元。今年2月换届选举后,首志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资兴市州门司梨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9年,成立一年的州门司梨业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换届时,大伙认为年轻的首志华搞种植和销售有一套,推举他为理事长。

27岁时就“领导”全镇的梨产业,这让首志华有些诚惶诚恐,他下定决心不负众望。“当时合作社下面有10多个梨子品种,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首志华告诉记者,征求大伙意见后,合作社决定重点发展3个品质较好的梨子品种,既统一了品质,又因品种分早、中、晚上市,错开了集中上市高峰期,延长了采摘、销售期,稳定了东江梨价格,一举多得。

下江村村民李焕青告诉记者,首志华除了培育管理好自己的东江梨种植基地外,还花费大量精力,帮助全镇及周边乡镇村民种植东江梨。刚开始,村民种植意愿不强,后来看到他采用“猪-沼-果”模式种植东江梨,成本低,品质好,纷纷跟着种起来。

首志华还聘请湖南农大教授、资兴市的技术专家等,进行东江梨栽培新技术、无公害梨产品栽培技术、营销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解决栽培、贮藏、营销等难题,合作社成员发展东江梨信心更足。

经几年培训,合作社成员种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他们还注册相关商标,不断提高产品信誉度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合作社实行东江梨“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2015年,合作社创建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任州门司梨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以来,首志华把心思都放到了东江梨产业做大做强上。”州门司镇党委书记欧瑞华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400余户梨农种植东江梨8000多亩,建成标准化东江梨种植基地20多个。因为实行“五统一”,州门司镇东江梨批发价由原先每公斤3元,提升到现在每公斤6元以上。

如今,东江梨成为州门司镇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成为了资兴市一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首志华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南省劳动模范。

今年村支两委换届时,州门司镇党委、镇政府为了下江村长远发展,动员首志华到村里任职。首志华家里劳动力不足,如果自己到村里任职,对自家产业发展会有影响。但回想起当兵入伍、入党时的誓言,首志华毅然参加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首支书是个经济能人,我们对他充满信心。”村民何瑞华说,为进一步做大东江梨产业,首志华自己购买切割、烘干设备,尝试加工东江梨果脯等,成功后再引导村民一起搞东江梨加工。今年,村里还动员村民种黄姜200多亩,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会永葆军人本色,把在部队时养成的忠诚的品质、过硬的作风,用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让乡村变得更加兴旺。”首志华满怀豪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