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把“乡村学堂”办进党员群众心田里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1-10-08 18:13

【引言】

2017 年以来,永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直各部门合力创建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平台“乡村学堂”。依托乡镇党校、村级教学点、现场教学示范点,大力推广“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将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送课下乡,录制“田间课堂”精品视频课件,建立“潇湘红云·智慧党建”线上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库,帮助农村党员群众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掌握增收致富真本领。

【背景】

农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的必然要求。实际工作中,农村党员群众普遍存在“不便学、不愿学、学不会、用不了”的问题。一是“不便学”,基层党委由于场地、师资等限制,在村里或者在本乡镇举办集中培训较少,往往以参加县市区集中培训为主,党员群众参加培训路途较远;普通党员群众尤其是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因为时空限制参加培训少。二是“不愿学”,平时培训回应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不够,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吸引力不佳,党员群众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三是“学不会”,以往培训讲政策理论多、实操案例少、互动交流少,而且培训结束后与老师再无联系,学员课上听不懂、课后无人问,内容记不住、要点记不全,从而学不会。四是“用不了”,“学不会”自然导致“用不了”,学习效果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此,永州市创办“乡村学堂”,聚焦农村党员群众所需所盼,把课堂办到农村党员群众家门口,先后举办各类主题培训 3300 余期,培训党员群众 26.4 万余人次。工作经验先后 6 次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共产党员网宣传推介。

【做法】

     (一)“需求+专家”,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面向农村党员群众,采取网络问卷方式,收集有效问卷 2.4 万余份,掌握农村党员群众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的需求意愿。面向县市区基层党委,采用报送发展需求方式,广泛收集产业发展难题。根据党委工作重点、社会治理焦点、产业发展难点,统筹制定需求计划,有针对性地联系市直相关部门以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省市县党员教育师资库、科技特派员以及省市直部门行业系统中,按照专业有权威、授课有经验、实操有能力的原则择优选定授课专家,确保培训接地气、有人气。

(二)“平台+部门”,增强教学资源的统筹性。建立“组织部门搭台、市直部门唱戏、基层党委组织”的联动责任机制。组织部门每年根据需求计划以及市直部门合作意向,统筹制定办学计划,审核把关活动方案,做好市县乡沟通协调,会同市直部门每年牵头举办培训 6—10 期。市直部门负责制定活动具体方案,邀请授课专家,把关培训内容,落实培训经费,做好专家服务协调工作。基层党委负责培训具体组织,包括场地布置、学员组织、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并参照市级模式每年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至少举办 1 期主题培训,争取让每一名党员群众都能在家门口接受培训。

(三)“课堂+基地”,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推广室内课堂教学与户外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按照阵地建设规范化、师资力量专业化、教学培训常态化、课程设置特色化、办学保障制度化的要求,把室内课堂建在党员群众家门口,全市共建成 181 个乡镇党校、2701 个村级教学点。按照理想信念、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实用技能、乡村振兴 5 个类别以及一个场所、一个课题、一套音像、一份材料、一张展板、一名讲解管理员“六个一”建设标准,评选 65 个现场教学示范点,为农村党员群众培训建起户外教学基地、提供丰富现场教学案例。

(四)“线上+线下”,强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变传统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现场指导式的“实践教学”,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操作,极大增强了学员的参与感、现场交流感,让培训更走心、上手更容易。坚持对授课全过程跟踪录制、重点内容重点摄制,制作各类“田间课堂”视频课件 160 余部,加大线上平台专栏展播力度,建立“潇湘红云·智慧党建”线上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库,将优秀党课视频课件纳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内容,以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实现培训覆盖率和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五)“跟踪+服务”,扩大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对学员的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微信群,打造“随身带”的培训课堂。学员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在群里得到专家和同行的细心指导,有力为广大农村人才创业搭建了学习平台,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动能活力,有力助推了全市 774 个贫困村、18 万余户、67 万余名贫困户顺利脱贫。二是加强对授课专家团队的跟踪服务。在办学中,促成相关县市区引进产业专家团队 151 个、专家 600 余人,达成项目合作协议 87 个,直接收益 10 亿元以上。

【启示】

     (一)必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在农村,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只有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融入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心大局里,提高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执行力,党员教育培训才有生命力。

(二)必须要对接需求、精准供给。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准确掌握培训对象的群体特征和培训需求,做到“学员要求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乏什么就提供什么”,才能让农村党员群众“坐得住、学得进、有感触、能用上”。要严格落实需求调研制度,通过网络问卷征集、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群众,摸深摸透党员群众在培训内容、培训场地、培训师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需求,真正让培训入心入脑、走深走实。

(三)必须要创新方法、与时俱进。要提升教育培训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让培训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要积极推广“课堂+基地”实训模式,推广体验式、观摩式、研讨式、案例式授课方式,增强党员群众学习的现场感、交流感、参与感。要广泛运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通“线上课堂”、“云端课堂”,推动教育培训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推广使用、服务学员最大化。

(四)必须要整合资源、一体推进。农村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教育培训也涉及方方面面。开展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不是组织部门一家之事,也不是一家部门就能干好的事。要想最大程度最大范围满足农村党员群众多样化学习培训需求,就必须加强工作计划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团队协作、协调联动,实现部门培训资源利用最优化,避免重复培训、无效培训。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