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繁花似锦,走进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远山如黛,绿树成荫,青砖铺成的阡陌沿着整齐划一的老屋古巷向远方延伸,一处处错落有序的古建筑渐次展开,古色古香的书屋、民宿、茶馆、民俗展厅等各类店铺和作坊遍地开花,袅袅炊烟中一幅美丽乡村图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荆坪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引路、项目引进、思想引导的发展思路,以标准化党建带动项目化创建、产业化发展、网格化治理,聚焦争创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党组织目标,深耕“三色荆坪”党建品牌,让历史文化遗产再现生机活力,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知名目的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治理”铸造红色堡垒,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荆坪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坚持以党建和服务深度融合为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着力构筑联动共治的“党建+治理”新格局。“三责一单”强核心。严格按照程序完成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责一肩挑”,严格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出台《村级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形成“村级党支部、院落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多级联动组织架构,有力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工作“全天候”“全覆盖”。“三会一课”润红心。诚邀乡镇领导、党校讲师、致富带头人挂点授课,结合村级党校平台等阵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效衔接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制、民主评议党员等分类管理模式和各项中心工作,促进党内组织制度落得更实,党员作用发挥更好。“三防一体”安民心。坚持打防治结合,以推进“三源共治”为抓手,织密“人防、技防、警防”一体化综治网格,全村划1个治理总网格,6个子网格,充分调动网格长、辅警、乡贤五老等基层调纠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矛盾纠纷一周一走访、一月一汇总,一事一方案。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增强乡村治理智慧含量,完成107户治安监控的安装和维护,对全村公共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专设乡村综治信息数据化研判室,不仅有效遏制了乡村刑案的发生,还更好的遏制各类不文明现象。
“党建+产业”深耕绿色田园,释放农旅融合新能量
坚持党建引领,紧紧牵住发展产业这个“牛鼻子”,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因地制宜谋产业。荆坪村区位优势显著,自然禀赋优越,产业资源丰富,芹菜、大蒜、香葱、香菜等蔬菜,俏销怀化及周边市场,是远近知名的“菜篮子”基地。村支两委干部始终将带领群众谋发展放在首位,将产业发展作为主攻点,深耕“党建引领、蔬菜铺路,农旅融合”的产业布局,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资源整合增效益。深挖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党支部牵头成立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建设250亩果蔬大棚基地,健全联系服务产业机制,由镇村党员干部组建“专家团”“运输队”“采摘队”,以市场为导向,技术革新为引领,疏通产业难点堵点,逐步形成“大棚菜+拱棚菜+露天菜”三菜合一、四季供给的产业链,主动对接餐饮企业、商超、学校,构筑“订单农业”合作框架,形成了“支部搭台、产业唱戏、村民稳收、多方受益”的产销合一模式。探索发展新业态。依托近城临港的区位环境,以“五个一百”政策为契机,盘活老村部、沙田等集体资产资源,用活科目三考场、怀化职教城等重大项目带来的人流物流,村集体牵头成立荆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用好“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机制,形成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统一规范的运营新模式。
荆坪村明清时期古建筑关圣殿、潘氏宗祠
“党建+景区”活化古色韵味,描绘古村振兴新图景
为避免古村落空心化,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通过激发古村落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与保护并行,让古村资源焕发时代光彩。多管齐下强基础。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乡村”,以“四美共建”“四城同创”“4A景区”创建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短板、培育乡风文明作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先后进行了通组道路硬化、亮化,实现了组组通马路、处处有路灯。多方发力筑品牌。古村景区地处省内20条精品旅游线路中的“侗苗之乡-雪峰胜景”黄金线路段,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荆坪村古建筑群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争创4A级景区。多点开花聚人气。由返乡青年彭翔创办的文创项目“柚见图书馆”,是荆坪古村的网红“打卡”地之一。近年来,该村产业链和生活圈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资金和项目回到家乡,用新理念、新业态活化利用本土资源和文化内涵,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吃好“旅游饭”,奏响一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婉转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