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怀化市委办、市移动通信分公司驻沅陵县筲箕湾镇银华山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振兴路”,沉下身子、迈开步子,与村“两委”同心同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绘就银华山村振兴新画卷。
强基固本,筑牢乡村振兴坚实堡垒
工作队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驻村帮扶工作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理论学习“活”起来。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打破“支部书记坐台上、普通党员坐台下”的传统模式,鼓励普通党员结合身边事、身边人上台讲“微党课”,明确每名党员年内至少登台宣讲1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声入人心”到“深入人心”。干部队伍“强”起来。针对村“两委”班子老龄化、干事创业劲头不足等问题,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村级后备力量培养。今年以来,成功培养党员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人才培育“实”起来。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召开高中优秀毕业生座谈会,表彰优异学子并发放鼓励金,播撒反哺家乡的“种子”;组织村“两委”赴市内外先进村、示范点学习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经验,提升产业发展与治理能力;联合县人社局、县云翔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与致富带头人培训,覆盖60余人次,有效增强村民致富本领。同时,完善村级人才信息库,呼唤人才“归巢”。
召开高中优秀毕业生交流座谈会表彰优秀学子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从“零散化”向“规模化”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坚持调研先行。驻村之初,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考察等方式,摸清村情民意及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产业发展两年规划,确定以“羊肚菌种植为主、油茶种植为辅”的特色产业布局,为产业发展画好“路线图”。推动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土地、沅陵湘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并按市场价回收成品、农户通过“水稻+羊肚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发展本地羊肚菌产业,推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合作社盈利增长、村民稳定增收多赢目标,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万元。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体系。线上,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扩大宣传;线下,推动市移动通信分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100万元农产品销售框架合同,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屋场会探索产业布局
民生为要,夯实乡村振兴幸福基石
工作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基础设施“补短板”。聚焦村内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累计超400万元,先后完成2个移动站点修建、9公里水渠维修、1口山塘整治和1处堤坝险工险段加固,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防止返贫“守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数据比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一户一策”精准画像。定期召开会商会议,通报数据信息、破解帮扶难点,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有效控制返贫风险。美丽乡村“焕新颜”。以2025年省级美丽乡村(和美湘村)重点建设村项目为契机,对本村9个村民小组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提质工程。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原则,通过群策群议、投工投劳等方式,引导村民全程参与规划、建设与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如今,银华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美丽乡村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