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特殊的礼品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这样一张礼品单,上面写着:大米五斤,饼干两斤,糖果两斤,盐蛋九个,猪油二斤。这些东西是送给谁的呢?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1961年4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回到湖南老家进行调查研究。少小离家老大回,再次回到家乡,已经相隔40多年。刘少奇决定这次回家,还要去看望自己多年未见的大姐刘绍德。小时候,他一直由大姐照顾,大姐是他除了母亲之外最亲最爱的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少奇同志和姐姐经常保持着联系。姐姐出身于旧社会,他为弟弟身居高位而高兴,希望弟弟把她接到北京安置,也到城里享享清福,少奇同志亲笔给姐姐写了回信:“你们不要来我这里,因为我不能养活你们,我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是我的光荣。如果你们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就是我的耻辱。”
姐姐收到弟弟的信后,思想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从此,她放弃了进城享清福的要求,自食其力种田养活自己。姐姐的进步,少奇同志很高兴。一别姐姐数十年,企盼相见的心情难以形容。当看到年过七旬一身病态的大姐时,少奇同志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姐姐跟前,动情地说:“姐,我看你来了。”姐姐的眼力不太好,当她看清楚站在眼前的确实是自己的弟弟时,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顾一个劲儿的叫着他的乳名:“九满,九满。”
看到老姐家里一贫如洗,得知姐夫因饥荒去世,少奇同志心情十分沉重。他满怀歉疚地把礼品递给姐姐:“姐,这点东西,您留着,一餐加一点儿吧!”大米五斤,饼干两斤,糖果两斤,盐蛋九个,猪油二斤。这些,就是一个国家主席送给姐姐的全部礼品。刘绍德实在是穷怕了,也饿怕了,手中的礼品还没来得及放下,她就急切地问少奇同志:“老弟啊,我吃完了这些东西,再到哪儿找你呀?”少奇同志心头一紧,身为国家主席,给自己忍饥挨饿、风烛残年的姐姐加把米,这能说过分吗?可是,还有全中国老百姓都等着加把米啊!他宽慰姐姐:“现在是暂时困难时期,您过得艰难,大家都过得艰难哪,咬紧牙关挺过这段时期,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朋友们,不是少奇同志吝啬小气,也不是他冷漠无情,他只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友,不能因为是国家主席的亲属而搞半点特殊。透过这份礼品单,我们感受到的是少奇同志纯朴的亲情,更是一个国家主席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
(来源:湖南党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