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 冯白驹的望远镜

内容简介:

冯白驹是琼崖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他创立了琼崖武装斗 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详细内容

QQ??20191024113912.png

冯白驹使用的望远镜(增强现实图片)

这个望远镜是冯白驹在海南坚持斗争时所使用的物品。冯白驹是琼崖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他创立了琼崖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1927年4月,琼崖国民党反动派挥起屠刀,杀害了大批共产党人。冯白驹的入党介绍人、琼山县委书记李爱春英勇就义,入党不满一年的冯白驹被指定负责组建琼山县委并任书记。冯白驹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而是把琼山的组织工作和武装斗争搞得有声有色。他在琼山组建起一支短枪队,化装袭击大致坡,捣毁白石溪炮楼,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后来,澄迈县委又遭到破坏,冯白驹被派前往收拾残局,他不辱使命,不到一年就打开了局面。

QQ??20191024113929.png

琼崖纵队自制的手枪


1929年7月,琼崖特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领导人被捕牺牲,琼崖的斗争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在危急关头,冯白驹挺身而出,倡议召开各县联席会议,重建了琼崖特委领导机关。

1932年7月,国民党陈汉光部对琼崖红军进行“围剿”。由于敌强我弱,反“围剿”失败,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退入母瑞山继续战斗。在8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没有饭吃,冯白驹就带领战士们挖野菜充饥;没有饭碗,他们就把当地产的椰子壳当作饭碗;没有衣服穿,他们就用树皮来做“百花衣”;没有被子,他们用芭蕉叶遮盖。冯白驹还风趣地写了一首《母瑞山野火》的诗:“莽莽母瑞山,敌困我自强;野火扑不灭,春风吹又旺。”他以诗言志,同时鼓舞战士们的斗志。

1933年4月,冯白驹带领队伍突围,返回琼山县革命老区。在群众的积极帮助下,仅三四个月时间,他恢复了琼山县9个乡的党组织,武装斗争的烈火在琼山燃烧起来。冯白驹常以此教育干部战士:琼山、文昌一带没有大山,但有革命群众,我们就能牢牢地扎下根来,这就叫“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

1939年2月,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后,国民党军队纷纷撤退。冯白驹领导琼崖抗日独立队,担负起在海南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冯白驹在琼山县潭口狙击登陆的日军后,立即转入琼山的道崇、咸来、树德一带,创建琼(山)文(昌)抗日游击根据地。他英勇组织抗日,采取伏击、化装奇袭等战术,在潭口、罗牛桥、永兴、文昌等地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大大鼓舞了海南广大民众的抗日斗志。

1944年4月和8月,冯白驹先后收到中共中央关于琼崖独立纵队北撤山东的指示和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关于琼崖独立纵队南撤越南的指示。他从琼崖斗争的实际出发,致电中共中央,提出继续坚持琼崖斗争的建议,获得中共中央的批准。之后,冯白驹率领部队挺进五指山地区,建立中心革命根据地。

1948年9月到1949年7月,冯白驹领导琼崖纵队相继发动秋、春、夏三大军事攻势,取得歼敌3000余人的辉煌胜利。1949年底到1950年5月,冯白驹领导琼崖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了海南岛。

后来,海南著名雕塑家陈学博以冯白驹在海南坚持革命斗争的历史为素材,创作了一组大型石雕作品《琼崖纵队》。《琼崖纵队》石雕采用山形为背景,五个山峰意喻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山前赫然矗立着革命先驱的伟岸身影。中间站立着冯白驹将军,表情坚定而凝重,一手持望远镜,一手紧紧按住腰中手枪,似乎随时准备同战士们一起投入战斗。两旁的娘子军战士、黎族和苗族革命同胞、琼崖工农红军战士和民兵干部紧紧团结在冯白驹将军周围,他们紧握手中刀枪,神情坚定,面露微笑,坚信革命必胜。

一件是冯白驹使用过的望远镜实物,一件是石雕作品中的饰物。两件望远镜相映成趣,见证了冯白驹将军在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下坚持孤岛奋战的传奇。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