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摆渡红军的渡船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QQ??20191112112714.png

摆渡红军过于都河的渔船(增强现实图片)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陈列着一艘渔船。它是当年于都船工李声仁摆渡红军时用的实物,经过战争年代血雨腥风的洗礼,船体的侧面早已破损不堪,上面清晰地留存着一道道历史的脉络和纹路。这艘普通的渔船,见证了红军长征时期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4年10月中旬,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各地汇集到于都县,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当时,红军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8.6万余名红军将士顺利渡过于都河。经过商议后,红军决定通过搭浮桥、摆渡的方式渡河,计划在于都河的8个渡口中,5个渡口搭浮桥,3个渡口摆渡。但因形势严峻,为保证渡河行动隐蔽,不被敌军发现,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

10月16日这一天,李声仁与家人正在于都河鲤鱼潭河段捕鱼,忽然听到岸边有人在喊:“船老板,麻烦靠过来一下,有个事跟你们商量,想请你们帮个忙。”李声仁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位红军指战员,赶忙将船向岸边划来。见面后,红军指战员对李声仁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过河去打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听到红军队伍渡河要去打“白狗子”(当地人对国民党军队的蔑称),李声仁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并与红军相约于傍晚时分在石尾渡口开始渡河。

QQ??20191112112736.png

红军长征渡口


下午5时左右,李声仁召集家族人员把大大小小共20多条渔船撑到鲤鱼潭河段的北岸,大船一次能渡15个人,小船最多只能渡8人。傍晚6时许,红军指战员分批次登上渔船,为了防止被敌军发现,每艘船上只点煤油灯来提醒相互的位置。当时的于都河有600米宽,李声仁与爱人分立船的两头,同撑一条大渔船。由于天色昏暗,水流湍急,部分水域最深处20多米,波涛汹涌的河水还不时地猛烈拍击着船体,撑船的人必须集中精力奋力撑船,稍不留神就会翻船。就这样,20多条船来来往往一直未停歇,渡到大半夜时,李声仁等人已是又累又饿,但考虑到时间紧迫,他们顾不上吃饭,抓把生米伴着河水就吃。当他们把这支红军部队全部送过河时,已是凌晨4时。

之后的一天,又有一支队伍要渡河,李声仁等人从晚上7时开始,一直不停歇地将一船又一船的红军官兵送到河对岸,直到凌晨5时才把红军全部渡完。由于战事紧张,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10个钟头下来,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心里暖洋洋的。就这样,两个通宵下来,李声仁等人将一支五六千人的红军部队送过了河。红军临行前给每条船一块银元和一张去留守部队领取粮食的条子。

红军渡河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于都县,并大肆搜捕送红军渡河的船工。李声仁等人得到消息,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只好远走他乡,常年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才重返家乡。后来,李声仁一直与这条渔船为伴,直到1991年,李声仁的儿子李明荣将这条有故事的船捐赠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80多年前的于都县,在没有桥的于都河上,军民合力、携手同心,在漆黑夜晚里,秘密完成了艰巨的渡河任务。这些渔船虽然普通,却承载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保留了火种;这些渔船虽然普通,却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连心、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