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扶贫 奋力前行
— —吉卫镇夜郎坪村攻坚力量统筹的报告
吉卫镇夜郎坪村位于花垣县西南部,由原腊乙、下水两村合并组成,是一个以苗族群众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夜郎坪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均海拔820米,总面积4.0677平方公里。全村有9个自然寨,21个村民小组,506户2838人,耕地面积4709亩,其中水田2425.9亩、旱地2284.6亩。035县道穿村而过。当前、村级主导产业为桑蚕养殖、莲藕种植,烤烟种植、优质稻、稻花鱼等。全村共有贫困户188户912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53户160人,兜底11户43人。2014年脱贫47户217人,2015年脱贫29户160人;2016年脱贫25户129人;2017年脱贫26户135人,2018年脱贫50户230人。截至目前有兜底户11户43人未脱贫。
近年来夜郎坪村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自然村,州同建同治先进村,县综治维稳先进村,县计划生育先进村,同时,叶红专书记在村级调研及全州视频会上,多次肯定了夜郎坪村的党建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在今年1月,代表湖南省接受省际交叉实地核查,零问题,高满意度,得到了国检组的肯定。
强引领,抓实党建制度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扶贫,关键在落实,为保证把党的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夜郎坪村支书田金珍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用“三会一课”做宣传,用“四议两公开”做决策,用“五兴互助”抓落实。全年共召党建、扶贫等会议30多次,民主决策村级重大事项6次,联动互助300余人次。驻村工作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8次,精准识别“回头看”3次,清退1户1人,并实现全村走访全覆盖。在上级党委的强力支持下,在本级支部的强力组织下,在后盾单位的强力帮扶下,形成了影响范围广,政策落实深,群众口碑好的局面。正如村里的贫困户龙辉的新家外面贴上了一副别样的春联。上联:脱贫政策普天下,下联:致富帮扶到我家,横批:谢党恩泽。这是龙辉一家发自心声的表达。根据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家纳入兜底户,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四个孩子上学不用愁了,每月发放的低保金,让她生活有了保障。同时,还为他们家申请危房改造,修建了新房,龙辉的母亲麻桂芝心头的一块大石总算放下了。
重统筹,促成齐抓共管格局。脱贫攻坚战役,到了关键时期,创新完善协助模式,多帮扶主体间“抱团作战”,资源深度整合、紧密融合,集中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才能把脱贫攻坚战打的更漂亮。镇党委书记梁春波既是全镇扶贫工作的总指挥,又是夜郎坪村的联村领导,村里研究脱贫工作会,他都亲自参加,并把自己也当作村级的一份子。村支部书记、工作队第一支书、镇党委书记,三位书记凝心聚力,促成1+1+1>3的局面。去年夜郎坪村有幸代表湖南省接受省际交叉实地核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实地核查零问题,入户走访评价高。检查人员来到杨三高家,他家里只有他和孙子两个人,儿子儿媳二十多年前外出打工后就没有了音讯,是自己一手将孙子拉扯大,虽然家里有七亩水田,三亩多耕地,但自己耕种,卖的稻米价值不高,生活一直非常困难。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在镇、村、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他加入村里的优质稻合作社,选种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稻谷收割以后,通过合作社帮助销售新米,以前自己一斤只能卖两块多的米现在可以卖到三块五到四块,并且稻田里放养的稻花鱼也为他增加了一部分收入,精准帮扶让杨三高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得到的国检组的高度肯定。
优队伍,组建攻坚精良之师。选拔优秀人才,注重公道正派且有实干精神人员搭建村级班子。与后盾单位主要领导协商,选派精干力量到村帮扶。同时,做到人岗相适才能人尽其才。《淮南子·兵略训》中提到“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相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协调,确保经费、物资等保障到位。注重严格考核管理和加强日常监督,实绩才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考核常态。
解难题,突破扶贫瓶颈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宣,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实践中"精准识别,精准聚焦,精准帮扶,精准发力"。准确识别需要帮扶的对象,准确查找贫困的病根,对症施治确定帮扶的策略和措施,科学严格地保障措施落地。作为镇联系夜郎坪村领导,党委书记梁春波通过参加村支两委会和党员大会,实行每月亲自调度重点、难点问题,与村主干、工作队共同研讨制定方案,并一抓到底,专人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兴产业,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夜郎坪村结合村情实际和贫困户发展意愿,分类别对贫困户188户914人进行种植养殖项目开发资金支持。总投资158.9368万元,其中启用国家项目扶贫资金131万元,贫困户自筹资金27.9368万元,依托中国人口基金会幸福工程项目,为30户贫困户争取无利息贷款90万元,用于发展桑蚕养殖、莲藕种植,烤烟种植、优质稻、稻花鱼、生猪、山羊养殖等产业帮扶项目。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目前村内已建成优质水稻、桑蚕养殖、油茶种植、烟叶种植、稻花鱼养殖等产业合作社5个,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模式初步形成,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聚民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为进一步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激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满意率、知晓率和获得感,夜郎坪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不厌其烦做工作,真正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都落实,件件托付有回音,使入户走访和摸底调查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起到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作用。对提高脱贫驻村工作队在群众的满意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们深刻认识到贫困群众,脱贫之关键力量,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才愿意啃下“硬骨头”,攻占最后的“山头”。扫除思想上的懒惰,唤醒行动上的自觉。
吉卫镇夜郎坪村,通过多措并举,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实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2.2%降至1.58%,2014年至2017年已脱贫127户641人,2018年已脱贫50户230人,国家兜底脱贫户11户43人。下一步,将要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抓实帮扶工作,2019年将集中优势攻坚克难,并将村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思想观念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再提升一个台阶。
(花垣县吉卫镇人民政府 黎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