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学员心得体会(1)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19-10-18 11:16

学习上海模式经验 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邵阳市大祥区中心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天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邵阳市大祥区中心街道的张天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参加本次“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示范班”。首先,感谢省委组织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学习的机会,也向精心筹备此次培训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短短的一周培训快结束了。回顾五天的课程,仍然感觉历历在目,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冯晓敏部长就带着我们回顾了上海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历程,从“上层抓合力,基层抓活力”出发,到让支部建在楼宇上,构建“1+3”社区党建组织体制。再到探索区域化党建体制,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梳理上海基层党建工作,见证党建工作的发展的足迹。

黄晓春教授给我们展现了“三位一体”衔接的党建引领自治共治工作网络蓝图:在街镇层次形成多元共治的制度网络,在街区层次推动“共治”与“自治”有效对接,在居民区层次实现自治活力的深度激发。

在临汾路街道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组织工程”的力量。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为根本遵循,将传统“地缘型”党建“三三制”组织形态向“业缘型”和“趣缘型”拓展,创新基层组织设置。街道主动对接“社区大脑”、“民情日志”和“一卡通行”等大数据和信息化系统,依托“1+5+X”大党建工作机制,将网格化管理和居民生活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促进各方力量协同,形成问题快速调处和解决机制。感受到“互联网+”时代临汾居民生活和交往方式的新变化。

马伊里教授通过解读剖析上海精神“1+6”文件,告诉我们社区是解决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以街道体制改革、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6个利器攻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难题。

印象最深的是在虹梅街道“我的1978-2018”主题纪念活动中,见识到将党建公共空间改装成穿梭历史事件的“候车室”。还原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衣食住行的场景,儿时熟悉的回力运动鞋、蝴蝶牌缝纫机等经典的“中国制造”带着我们秒回过去。在“行动式党课”+“沉浸式阅读”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体验到品牌化、园区化党建社会化服务的新鲜感。

蓦然回首,在感受到上海区域化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创新发展蓬勃朝气的同时,也感受到巨大的地区差距。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这几天学习借鉴“上海模式”,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自己的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发展问题。

我所在的大祥区中心街道是邵阳市老城区,辖区党组织作用虚化、单位企业分裂化、党员老龄化、经济发展缓慢化较为严重、如何加强基层治理,是我们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面对的终生命题。

经过在上海的所学所思,回去以后我打算将干部下沉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整合辖区各项“网格化”工作,建立无死角、全覆盖的三级网格队伍,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相融合。全面整合并完善各项网格化工作,逐步创建和形成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探索建立“一线服务、二维结构、三级网络、10+X”为主的中心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调解、应急处置、居民投诉“四大”机制,实施“定格、定人、定责、定章”的“四定”制度。下沉治理资源,动员和整合多种力量参与以具体网格为单元的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利用行政力量、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共治实现网络化治理。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实现,形成基层管理扁平化、公共资源集中化、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信息智能化、管理机制体系化“五化”的网格基层治理机制。

古人云,见贤思齐。透过这次学习上海像一扇窗口,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我认识到区域化党建是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中党建破局的关键,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是城市发展转型中基层党建的必然使命。基层治理,需要去调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形成居民自治与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相互渗透融合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上海学习也像一面镜子,更看到自己的不足。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我听到了使命的召唤,感受到肩上的压力。我是政府的代表,更是百姓的发言人,是他们之间的纽带。结业以后,经历忐忑和迷茫,我希望自己能像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带回上海的经书,按照十九大精神的指引,结合街道实际因地制宜,依托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一段时光,收获很多,感触颇深。最后,再次感谢省委组织部和复旦大学的精心组织,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教授,各位同学的沟通交流。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