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鱼水情烧就“红军碗”

内容简介:

要想拿下刘湘在平落的前线指挥所,鱼岩是必经之路。川西山高路险,鱼岩地处三乡交汇处,控守着成都平原腹地,扼守住邛南西咽喉,两侧高山耸立,中间大道通向刘湘设在平落的前线指挥所。
详细内容

QQ??20191122104507.png

“红军碗”(增强现实图片)

2012年5月18日,四川博物院收到一件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红军碗。碗由土陶烧制而成,口径17.9厘米,高 9.5厘米,底径8厘米,通体呈红色,上面刻着“活捉薛岳,赤化全川”8个质朴的大字。捐赠它的是一位来自四川省邛崃县天台乡的村民陈显春。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生活逐渐改善,不少农村开始翻修老房子,陈显春家也不例外。在翻修老房子的过程中,陈家祖辈所收藏的红军陶碗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被有意无意地揭开了面纱。

1935年10月,徐向前挥军南下,势如破竹,攻占宝兴、天全、芦山三县后,趁势进取名山、邛崃地区。红军的节节胜利让蒋介石极为惶恐,为保川西平原,蒋介石给四川军阀刘湘下了死命令。刘湘也担心自己地盘不保,急忙在邛崃县的平落镇修建前线指挥所。为了便于指挥,他还把“剿总”行营搬到邛崃县,并且集中80多个团的兵力,纵深配置在名山、邛崃、芦山、天全一线。

QQ??20191122104533.png

“拥护中国共产党”石碑


要想拿下刘湘在平落的前线指挥所,鱼岩是必经之路。川西山高路险,鱼岩地处三乡交汇处,控守着成都平原腹地,扼守住邛南西咽喉,两侧高山耸立,中间大道通向刘湘设在平落的前线指挥所。川军用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在鱼岩两边的高山密林中,切断红军前进的路线。红军如果要强行闯关必然会付出重大代价,如果绕道而行又会贻误战机。为了顺利攻占邛崃,红军指战员想出了“打草惊蛇”“隔岸观火”的妙招。

11月18日,20名红军战士组成的特别行动小分队,由当地百姓带路来到鱼岩。在夜色掩护下,红军战士神不知鬼不觉地摸掉敌人的哨位,然后分兵向两边山头潜伏,待到时机成熟,命令一下,几支军号在指定位置同时吹响,嘹亮的号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敌人,紧接着事先埋伏好的红军战士猛然向山上开枪。措手不及的敌人根本没有时间分辨,只顾着向枪声传来的方向猛打,可是红军小分队早已在此之前悄无声息地撤了回去。两边山上的敌军相互开枪,自相残杀,盲目的攻击造成100多人伤亡。红军大部队趁热打铁,一举攻破鱼岩,顺势夺取邛崃。

站稳脚跟后,红军立即在邛崃区、乡、村三级建立苏维埃政府,响亮提出“抗日反蒋”的口号,带领当地百姓惩办地主豪绅,查没恶霸豪绅的财产,实行土地革命。为了更好地传播革命火种,红军还按照四川方言编写了朗朗上口的阶级划分五言歌:“空着两只手,啥子都没有;专替人做工,才能糊糊口。这就是雇工,是农村的无产阶级……”没过多久土地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群众高兴地称之为“分田分地”。

在邛崃开有制陶作坊的陈家,深深感受到革命带给穷苦人民的好处,专门为红军烧制了一批红陶碗,并在碗壁镌刻上红军的宣传口号。

1936年初,各乡苏维埃政府“扩红”的消息一经传出,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就有1000多名邛崃儿女踊跃报名参军,追随红军北上抗日。红军从邛崃撤离时,陈家老人特地保留了两口碗,并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等待红军再次到来。

回顾这段历史,红军替百姓惩恶分田,百姓待红军亲如家人,军民并肩抗敌,这种朴实的感情如此温馨、细腻。一个原本普通的碗,因为那个年代而与众不同,它盛满了红军与邛崃人民的鱼水深情。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