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奏响脱贫“大合唱” ——探访新化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19-11-29 10:25

肖宁周俊

入冬时节,灯火辉煌的易地搬迁点温暖如春。

土地,不再是那片贫瘠的土地;生活,不再是孤独困苦的生活。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战场,新化县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起挥洒汗水、见证幸福。

“现在是向全县脱贫摘帽发起最后总攻的关键时刻,面对脱贫攻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凝聚党建活力,把党建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脱贫的好路子。”新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邓伟信心满满地说。

建强一个核心指挥所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

“我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提升基层组织力,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战斗堡垒,让村党组织变强变硬!”新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邹一介绍,“县委坚持村党组织书记政治引领与能力提升并重,在教育培训、待遇保障、绩效管理等方面下大力气,建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人队伍。”

“有女莫嫁油溪桥。”这是一句倾诉油溪桥村昔日一穷二白的歌谣。支部书记彭育晚拧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开展“四谈一表”党日活动,开展“三比三看”主题活动,建立党员廉洁勤政档案,推行积分制考评管理,加强党建修养,增强班子凝聚力。“大家一条心,共同谋发展,才能创造奇迹。”

支部有力量,脱贫增动力。近年来,新化县围绕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下狠招,出台了《在扫黑除恶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10条意见》等文件,全面摸查村干部履职情况,对4081名村支“两委”成员及1162名村级聘用工作人员提标到县级进行联审,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的党组织书记28名。目前,村级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206人,同比提高17.9%。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县对1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标准,分门别类找准党组织“软、乱、穷、散”等致弱原因,县委常委会研究“一村一策”,真正实现了由“后进村”向“后劲村”转变。

砥砺作风书写担当有为

绝地突围,脱贫之路已退无可退。

要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离不开一支有能力、敢担当、作风实的党员干部队伍。他们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忘我牺牲、不断奋进的精气神,老百姓脱贫致富才走得稳、走得顺。

面对艰巨任务,该县坚持所有力量向脱贫摘帽聚焦,对204个贫困村和385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全部安排驻村工作队,22904人结对帮扶所有贫困人口。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双联制度”,845名科级以上干部既联系驻点结对村,又联系出生地或成长地所在村,引导贫困群众亲帮亲、户帮户,协力奋进、携手脱贫。

“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她都坚守在扶贫工作岗位上。”该县科头乡原文化站站长曾红梅同志,一位在基层默默无闻工作23年的优秀党员,年仅47岁牺牲在扶贫岗位上,她用生命践行着使命。

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贫困县的脱胎换骨,背后有着无数个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

该县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突出“凡提必扶”的选人用人导向,出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选拔任用干部实施办法》,2017年以来,累计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干部74人,重用56人。2019年来2名“新化县2018年度最美扶贫人物”被提拔,乡镇空缺的14个科级领导岗位全部从基层一线提拔,选派9名县直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充实基层力量。

激活内生动力拔穷根

“我们一家大半辈子在土坯房里住着,没想到也能住上水泥新房,过着更舒适的日子,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奉家镇双林村的罗崇华住在改造后的新房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每一项措施的精准落地,带来的是贫困村面貌的改变,贫困群众的生活改善。

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该县注重开动脑筋、多方发力,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400万元,实施“企业下乡、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联点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开发生态旅游、茶叶、油茶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有突破发展,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发挥出内生动力,实行产业升级,才能脱贫增速。

“绿色农产品卖得好,必须在原料品质第一的基础上,注重与电商、信息化销售等相融合,才能取得更大发展。”湖南省昭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云说,“我们的生态农庄规模更大了,目前正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更具特色了。”她满脸流露出自信而兴奋的光彩。

勇立潮头扬风帆,再踏层峰辟新天。脱贫致富的种子在梅山大地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新化县党员干部正全力冲刺,用力量、汗水和心血演绎着山乡巨变的生动故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