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涟源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四进”、 严格履行“五责”、织密织严“六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织密织牢组织网络,夯实战疫组织基础,切实巩固“战疫”成果。
一、广泛开展“四进”
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进社区、进厂区、进小区、进农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分片包干、街区包干、企业(门店)包干、楼栋包干、村组包干、市场包干,真正实现网格精细化管理,联防联控全覆盖、群防群治无死角,严防严控不放松,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员干部“进社区”。73个市直单位分别选派355名党员干部进驻蓝田街道、石马山镇、六亩塘镇和娄底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处的24个社区,进网格督促、指导和参与社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社区网格员下沉到所驻网格,逐栋逐户逐人走访,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疫情排查、隔离隔断、防控预防等具体工作,注重工作效果,并记录好工作日志,每日将数据上报市防疫指挥部供调度使用。
党员干部“进厂区”。 为全市151家企业派驻135名驻企防疫联络员,面对面联系、指导、服务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调查搜集、着力破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当好企业的体测检查员、药品领取员、筛查引导员、卫生督导员、形势研判员、党建指导员“六员”。各驻企防疫联络员坚持“日研判日报告”,及时将问题收集上报,并在后盾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多防筹措,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防疫物资。截至目前,共提供5.5万个口罩、52支体温枪、1.2吨消毒液、0.2吨酒精、3100个消毒帽,发放预防性中药汤剂4.4万剂。为企业员工进行核酸检测3390人次,“四类人员”实现全覆盖。
党员干部“进小区”。机关党员干部进驻1648个小区网格,成立志愿先锋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岗),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干部,先行一步”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居住小区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争当小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本单位机关及居住地小区的应急值守、政策宣传、卡口检疫、疫情监测、隔离留观、就诊收治、后勤保障等工作,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体现责任担当,带动小区群众织密群防群治的牢固防线。
党员干部“进农村”。依托164支省、市、县派驻村工作队一支书和常驻队员,协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工作。
二、严格履行“五责”
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精准落实办公区、 社区(村)、小区、厂区、园区、商区、校区的防控措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履行好行业监管责任。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要求,全面督促本部门、本行业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动疫情防控重心下沉、力量下沉、责任下沉,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织实公共卫生服务网”“织好城乡环境整治网”,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履行好经营主体责任。各类企业(经营业主)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坚决“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履行好网格管理责任。完善网格工作规程,市委组织部明确网格指导员就是党建指导员,确保各级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到网格、落实到网格,不断提升网格管理的工作效率。各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联络员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要服从大局、敢于担当、转变作风、履职尽责。
履行好督查督导责任。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督查问责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密集督导、严肃问责,着力打造令行禁止、务实高效的工作导向,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任务如期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三、织密织严“六网”
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网”为基础,以“分区分级防 控网”为抓手,以“五级微信防控网”为纽带,以“公共卫生 服务网”为平台,以“环境卫生整治网”为补充,以“安全稳 定网”为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工作。
织紧“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网”。以 1648个网格为单元,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驻村帮扶队、党小组以及“一村一辅警”、“查防保”队员、楼栋长、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家庭医生、志愿者的作用,全 面做好疫情宣传、人员摸排、人员管控、应急处置、信息报告、排忧解难等工作,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织严“分区分级防控网”。按照“六类三级” 防控要求,在巩固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社区、厂区、 园区、乡镇”六大类防控重点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校区、商区”的防控。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社区、厂区、 校区,严格执行门卫管理、电子通行证、健康登记等制度,全程监测人员活动轨迹。扎实做好来华 (归国)人员来(返)涟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认真排查涉鄂在涟人员,坚决做到不漏一人。驻企防疫联络员认真履行“六员”职责,落实落细防疫措施,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织密“五级微信防控网”。要严格按照“户入组群、 组入网格群、网格入村群、村入镇群、镇入市群”要求,进一 步查漏补缺,做到户户入群、群群相连。要充分发挥微信即时 通讯、视频功能,实时快速传达各项防控指令、反馈各类防控 信息。要利用五级微信群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宣传疫情防护常 识,最大限度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基础。要夯实群主责任,加强 五级微信群管理,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群众不信谣、不 传谣,夯实疫情防控舆论阵地。
织实“公共卫生服务网”。组建公共卫生服务专家组,整合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组建专业医疗服务团队,确保每个网格尤其是 100 人以上的企业都有一名专业医生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现有网格为单元 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对接联络机制,确保每个网格单元有一名健康联络员,动态掌握网格内人员健康状况,及时联系、配合、督促专业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织好“环境卫生整治网”。要坚持以村(社区)为 主体,构建市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定补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工作格局,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整治责任体系。达到“治陋习、除顽疾、美环境、强基础”的良好人居环境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织牢“安全稳定网”。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部门单位的监管责任,乡镇的属地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综合利用天网工程、城市快警、“一 村一辅警”、五老乡贤、治安积极分子等资源,组建“查防保” “群防群治家园服务队”,充分调动各类党员志愿者协会,当好“五员”(政策宣传员、治安巡逻员、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 文明劝导员),全面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着力打造社会综合治理立体管控网。实现“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对接”。
目前,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7万份,开展防控宣传4.4万次,劝散各类聚会5437起;推动辖区内323家企业复工复产,引导3.2万人次上岗,解决项目难题49个。通过“六网”相融,涟源构建起政府放心、企业安心、群众舒心、社会稳心的基层治理格局,成为我省第一批公布的疫情防控低风险区。(涟源市委组织部 张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