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刘芾 龙志和 张东红 付任华
疫情蔓延,战“疫”打响……
1670个坚定的身影,勇敢逆行;无论山高路远、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大街小巷,留下了他们无畏无惧的足迹。
1670盏明灯,点亮了数百万娄底人民的希望之光;无数次过家门而不入,冷落了自己的家而温暖无数个家庭。他们,就是战斗在娄底抗疫最前沿的逆行者——全科医生。
一袭白大褂,一把体温枪,一摞登记册,一个医药箱,一只医用口罩,这就是他们的全部装备;13102个网格,筛查1456830户,健康登记76620人,大数据体现的是巨大的工作量;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娄底疫情防控一线,这群可爱的人,放下家中的一切,不计个人安危,用辛勤的汗水乃至生命,筑牢了基层防疫堡垒,为群众健康坚守好第一道防线。
娄底市卫生健康系统按“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构建了市、县、乡、村(社区)、组(小区、楼栋)五级网格,充分发挥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基层网底作用,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网格,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重点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四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依托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力量,娄底建立专业医生服务团队,向所辖区域内每个网格派驻一名专业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负责整个网格内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检测、发热病人转诊、参与流行病学调查、评估、甚至上门应急处置等工作。他们敲开村民的房门、坚守在交通要道、行走在泥泞山间、身着防护装备,不厌其烦又耐心细致的为村民测量体温、记录信息、摸排人员、解答疑惑,将各项指令严格执行,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最细微处。
用“全科能量”守护一方净土
娄底市卫健委将所有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融入网格化管理。他们与村干部建立微信工作群,与村民建立微信服务群,与医生建立业务交流群。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快速响应落实工作指令。在冲锋一线的同时,向网格内群众进行个人防控知识培训,对焦虑患者进行情绪和心理安抚;与居家观察者对话,解答疑惑和生活所需。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全科能量”。
“太辛苦了,每天准时上门,让我们更加安心放心!”3月5日,冷水江市布溪社区的返乡人员潘某为全科医生潘佑民的上门服务点赞。测体温、询问健康情况,潘佑民非常细致,他笑着说:“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马虎,一个小漏洞就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问题。”
冷水江布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武汉返乡人员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共167人、乘坐密闭交通工具回乡人员1460人的健康随访工作。谢春玲、张志超、潘佑民等6名全科医生,既是社区医疗网格的负责人,也是执行者。全科医生们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大家采购生活物资、讲解防疫知识、介绍防疫动态,甚至利用全科知识看病开药。
“我是全科医生,我必须上,你们先回家过年!”1月22日,冷水江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出现在三尖镇。全科医生刘兵得到消息后,放下行囊,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由于人手不足,除了点对点服务疑似感染者外,他还承担了防控物资对接领取与发放、武汉返乡人员的排查与监测、入户检查和对接送诊定点医院等工作。在防控的第一线,他吃着方便面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连续高强度地奋战,他终因体力不支病倒在床,稍有恢复,他又拔掉针头拿起了测温枪。
疫情发生初期,涟源市渡头塘镇全科医生李立军,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利用全科知识和防疫手册,有针对性地研究防疫处置手段,并多次联系卫健部门和专家。“防疫是一场阻击战,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必须尽快全面掌握知识,传授并带动乡镇所有医护人员参与。”他组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学习疫情预防与控制技术,科学设立预检分诊室和发热门诊,他带领的团队共接诊发热病人187人次,跟踪观察武汉返乡人员39人,服务密切接触者111人,守护了一方安宁。
以“全科使命”践行初心誓言
“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娄底是全国率先实施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的市州,全科医生每天走村入巷,熟悉村里情况、了解村民健康,长久的基层服务,他们早已与村民打成一片。对于他们来说,疫情防控,就是一场家园保卫战。
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时候,他们做不到一级防护,只有小心应战。他们同时间赛跑,用最实在的方式,与病毒较量。
“替我向爸爸磕头,做完事情马上回!”1月31日,在娄星区茶园村,正在上门为重点人群检测体温的90后医生刘述林,得知身患癌症的父亲过世,她强忍悲痛,直到把任务完成,才心急如焚地飞奔回家。简办丧事后,她又回到了工作一线。每每回忆起父亲,她总是泪流满面:“不孝啊,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不过相信爸爸能理解,因为我是为了守护好更多的人。”
1月28日,娄星区松江村有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驻村医生谢桂花主动请缨。考虑到她心脏不好,卫生院拒绝了她的要求。“危险的地方不让我去,那其他要求必须满足我。”她随即要求参加居家观察人员驻点工作,谁家里有什么困难,谁家里还有多少粮食,她最清楚。
在新化县,上渡街道全科医生刘俊鹏,坚持驻守集中隔离点,儿子生病了只能托人送药,而隔离人员有什么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细心周到的服务。坐石乡全科医生黎新辉,主动承担18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监测任务,困了在点上打个盹,饿了吃方便面充饥。西河镇铁山村卫生室萧秋林、太平村卫生室陈新兵,向村民免费发放口罩,主动参与村级防疫。
疫情面前,广袤的农村成就了全科医生,他们或驻守隔离点、或对接密切接触人群、或走村入户、或提供物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时刻坚守防线,构建起了基层防疫的坚固堡垒。
以“全科坚守”迎接明媚春光
全科医生的坚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不少村民由衷地说:“平时全科医生就是我们的健康主心骨,疫情当下,更成了咱安心居家的精神支柱。”
在涟源市湄江镇泮田村,龙长春既是村支部书记又是驻村全科医生。他每日上门为泮田村所有“三类人员”与乘坐密闭交通工具回涟人员测量两次体温,直至医学观察期结束。防疫工作以来,他把家搬进了自己的小货车,不是在村口值守,就是在村里巡查。得知村民防护物资缺乏,他辗转联系,免费给村民发放体温计50个、84消毒液60瓶、酒精20瓶、口罩1400只。龙长春说:“都是分内之事,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相信很快就能扫除阴霾,迎接曙光。”
“以前都是大家帮助我,这回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报答大家。”3月8日,在双峰县印塘乡柿心村,驻村医生杨鹏正通过微信向村民传授防疫知识。因患病腿脚不便,杨鹏曾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取得了执业助理医生资格证,成为了驻村医生。防疫工作中,他主动协助镇村干部,测体温、报资料、宣传防疫知识,成为了村民健康的“守门员”。洪山殿镇政协委员、全科医生周仁甫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一线参与诊治。不仅如此,他还带动10余名政协委员成立志愿者突击队,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他说:“我们不打赢,不退兵,不回家!”
正是有这些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无畏坚守,筑牢了基层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垒,他们用默默的奉献和坚守来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他们中有60多岁的老党员,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更有从事乡村医生50余年的老前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了疫情防控的“五线”谱。
他们奋战一线的身影,驱散了阴霾,为村民们送去了温暖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