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关爱温暖“白衣战士”
——怀化全方位关爱激励战“疫”一线医务人员纪实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习近平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的重要指示
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在病魔与人民之间垒起“隔离带”,筑牢“防火墙”,撑起“保护伞”,以生命守护生命。
“逆行者”的背影毅然坚决,“守护者”的支持暖如春风。怀化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拿出53条“硬核”措施,坚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为全市奋战在救治一线的“白衣战士”当好坚强后盾、提供坚实保障。
一线淬炼“真金”,火线入党火线提拔
面对疫情,“白衣战士”闻“令”而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如果医务工作者都不挺身而出,还有谁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杨庆,会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医生,主动请战加入战“疫”一线,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
2月3日,杨庆遇到一位极其危重病人需要紧急处理,患者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转入ICU,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动脉血压监控,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杨庆连续工作近17个小时,直到患者病情稳定。
“作为医务人员,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这个病毒我们不消灭它,那谁来消灭它呢!”支援怀化的通道人民医院临床护士曹丽菊如是说。
2月6日,她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来了个昏迷的高度疑似病人,是个流浪汉……”正在轮休的曹丽菊火速赶到医院,穿好防护服、隔离衣进入病房。病人躁动不配合,大便弄得满床都是,曹丽菊赶紧给患者做了四测、抽血、采了咽拭子、鼻拭子。患者病情平稳后,曹丽菊又给病人抹澡,清洗大便。
……
医者仁心,熠熠生辉。我市从政治上关心这些令人骄傲的五溪儿女,不限指标,组织实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发展党员“三个一批行动”,转正一批预备党员、吸收一批预备党员、确定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共对59名(其中怀化市驰援湖北医务人员14名)表现优秀的一线医务人员缩短培养期,及时火线发展入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3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彭国甫领誓,杨庆、曹丽菊等29位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入党宣誓,现场气氛激昂而神圣。
与病魔斗争,病房,就是战场。没有硝烟,却从未停止较量。蒋朝阳医生,冒着感染风险在雨夜飞驰的救护车上为危重患者吸痰;张田慧医生,舍下儿女出征湖北:“妈妈要去帮助更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明鑫燕护士,作为准军嫂的她毅然奔赴湖北,还剪掉特意为婚礼留下的心爱长发……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一幕幕激昂的战“疫”场景,让“党、人民、国家、使命、荣誉”这些崇高的字眼,变得更加丰满、立体、可感。
英雄,要给予绽放光芒的舞台。我市把防疫一线作为淬炼干部、检验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阵地,腾出一批县处级、乡科级领导职数(管理岗位)用于提拔重用一批医疗人员,腾出一批副科(乡)级以上的领导职数、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职数用于择优调任疫情防控表现优秀的一线工作人员,对特别优秀的调任后予以晋升职级。
目前,火线提拔奋战在疫情防控艰苦危险岗位、表现特别优秀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3名基层医疗骨干担任医院副院长职务。
待遇优先保障,“战士”出征战而无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白衣战士”出征前线,市委、市政府作为坚实后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我市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的命令》《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通知》等一系列命令通知,全面落实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对一线医务人员等按照每人每天600元、300元、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市所有病例救治医务人员、一线防控医务人员均由市县统一安排食宿,市财政专门拨付25万元作为市本级2家定点医院和市疾控中心医务人员伙食、营养补贴。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我市对一线医务人员实施最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医院院长、分管负责人、带班负责人安全防护责任制。在各种防护物资都面临着很大的缺口的情况下,对医疗物资实行集中调配使用,防护服、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护目镜等医用物资优先保障医务人员需要,对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发热门诊等医务人员免费进行中医药预防。
为让医务人员得到充分休息,安心战斗,我市建立人员轮换作战机制,对隔离区医务人员原则上3至4天轮换一批,集中调配54名县市区医务人员到市本级参与救治,轮岗轮换1258人次,不打疲劳战、消耗战。全面实行保险保障,为驰援湖北医务人员、病例救治医务人员、一线防控医务人员购买保额100万以上的意外伤害保险,明确医务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受感染病亡的认定为工伤,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提供工伤待遇保障。
“市委、市政府和医院都很关心我们,充分保障我们的休息时间,还根据我们喜欢的口味给我们配营养餐。”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副护士长唐雨告诉记者,为保障医护人员得到充分休息,医院安排护士20名驻守隔离区,实行4小时轮班制,一班2人。每4天将2-3名护士轮出隔离区,休息三天。
同时,我市制定专门工作方案,畅通职称聘用、入编绿色通道,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聘上优先考虑,晋升职称和岗位等级不受本单位结构比例限制,并增加防疫一线的考核权重;对没有入编的,优先予以入编,提拔使用调任没有编制的,优先使用周转编制予以解决。加大考核激励倾斜力度,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单列,优秀比例提高至30%。
对援助我市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专家,可以作为紧缺人才和柔性人才引进对象,按特设岗位聘用政策执行;疫情结束后,将安排一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所需经费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列支。
温暖送到心坎,父老乡亲心系英雄
“有信心、有决心打赢最后的反击战,坚决完成抗疫救治任务!”3月2日,我市驰援湖北黄冈医疗工作队在收到市委、市政府的《慰问信》后千里回音。他们情绪激昂、备受鼓舞,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不论何时,父老乡亲心系英雄。
疫情发生以来,市领导与驰援黄冈医疗工作队电话连线,多次走访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把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父老乡亲们的关心和厚爱送到一线“战士”的心坎上。
市委组织部安排党费738.07万元全力支持战“疫”一线,开展走访慰问一线人员1.2万余人次,特别是对62名赴湖北重灾区医疗人员提高到每人1万元的标准,还对154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家属进行走访。
爱如潮涌,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志愿者协会等全市各单位、社会组织纷纷行动,为一线医护人员送去关爱。
一线医务人员连续作战,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了巨大压力。我市对一线“战士”分层分类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全面了解一线人员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一线医务人员实行情绪波动、岗位轮换、外派工作、家庭困难“四必谈”,及时掌握困难诉求,加强教育引导,分层分类开展谈心谈话1755人次。组建心理疏导服务队131支,市本级成立70人组成的心理疏导专家团队,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简便易行、专业保密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一对一”心理干预服务1940人次,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还畅通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沟通联络渠道,让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互相支持鼓励。
铁血英雄亦柔情。为了消除“白衣战士”的后顾之忧,我市用心关怀一线医务人员家庭,对驰援湖北、集中抽调到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和进入隔离区人员的家庭,“一对一”落实帮扶措施,为其解决生活困难。对夫妻双方有一方在一线战斗的医务人员,另一方原则上暂不再安排在防疫的急难险重岗位上工作,让其配偶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人和小孩。
“家乡人民是我们坚强后盾。”我市驰援湖北省医疗队队员邹宇航在与妻子电话连线时,得知家乡人民对她们照顾有加,非常感动。“我们一定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邹宇航立下誓言。
一声号令如山震荡,自有猛士投沙场厮杀远方。对待猛士有“硬核”关爱,阻击“疫魔”斗志更昂扬。冬去春已来,“白衣战士”让我们坚信,抗“疫”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怀化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