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磨针”人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20-09-08 09:11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卓萌

通讯员曾辉邹颢天

9月4日午后,52岁的苏华明刚修好割草机,就去村道边除草。个子不高的他,走路大步流星,做事风风火火。村民夸他勤奋,“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苏华明是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李白溪村村民。相传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途经芦荻山一条溪流时,回忆起少时路遇老人铁杵磨针的事,感慨万千。这条溪流所在村后被命名为李白溪村。传说无从考证,但勤劳自强、百折不挠的“磨针”精神却被当地人代代相传。

2015年,苏华明的妻子患重病,花去治疗费近6万元。为养家糊口,苏华明又是种田捕鱼,又是做鸭毛生意,成了村里的“工作狂”。

2017年,李白溪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设置近10个公益性岗位,扶持贫困村民就业,除草、清理沟渠的工作交给了苏华明。

“一年除草4次,每次半个月左右,以前每天工钱150元,现在涨到200元。村里一些零工,也会找我去做。”苏华明算了一笔账,各项收入加起来,一年有将近10万元。儿子读高职有“雨露计划”补贴,老婆医疗费能报销90%。除去开销,一年还能攒下不少呢!

贫困村民周三春负责村道保洁工作。她喜欢养花,门前月季、太阳花生机勃勃,装点着小院。这样的生活,周三春以前不敢想。

7年前,周三春家攒钱修了两层小楼房,还没来得及装修,周三春的丈夫因病致残。家里全靠周三春在市区卖快餐支撑,入不敷出。村里安排她做保洁员,一个月1500元,工作时间弹性大,既能照顾丈夫,也有时间打理庄稼。

村委会主任朱建禧感慨:“我们村的人个个勤劳肯干。村里积极创造就业机会,让大家有事可干、干有所得。”

路过一处鱼塘,记者看到古稀老人夏志新打开自动投饵机,鱼儿纷纷拥到水面进食。不远处,增氧机鼓出大朵水花。夏志新家有两口鱼塘,养了10万尾鱼。“村里给咱开了培训班,专家说每次投饵后,要给鱼增氧1小时;中午也要增氧。我以前哪晓得这些?鱼快翻白了才开增氧机,白白损失了好多鱼嘞。”老人说。

“村民们吃得苦、耐得烦,有了科学指导,能够事半功倍。”村扶贫专干苏红霞说,全村现有耕地5100亩、养殖水面700亩,村里每年组织好几次培训,请来专家传授种植、养殖技术。

脱贫致富靠双手,功夫不负“磨针”人。朱建禧介绍,李白溪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目前已有37户脱贫摘帽,剩余8户也将在今年底脱贫。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