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让红色成为党员教育的主色调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0-10-22 11:29

浏阳市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浏阳市大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阵地、讲好好色故事,让红色成为党员教育的主色调。

一、赓续红色基因,打造学习教育“主阵地”

浏阳拥有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10274件(处),遍布全市32个乡镇(街道)。坚持规划引领,为进一步加强红色文物保护运用,浏阳市出台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方案(2018-2022)》,重点做好革命文物党史调查研究、级别提升、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等工作,拟定了第一批33处重要革命遗址遗迹内容简介。做好结合文章,实施“红色村”领航工程,加大“红色村”遗址保护,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为“红色村”下拨专项经费5万元。打造龙头品牌,重点打造了以胡耀邦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为龙头,以其他分散的红色教学点为片区的红色教学基地,形成“热血浏阳,初心永恒”“会师浏阳,牢记使命”“清风浏阳,心系人民”“创业浏阳,敢为人先”等红色精品教学线路。

二、深挖红色故事,打造原汁原味“精品课”

今年以来,以本土“名师名课”竞赛为契机,大力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课程。注重特色培育,构建“红色资源+党性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重点围绕胡耀邦、王震等重要人物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红一方面军建军等重大党史事件,建设具有浏阳特色的精品党课资源库,目前自主编写党性教育教材2本、汇编红色故事12个、编撰《红色浏阳》一书,作为全市近2万名七年级学生的党史课外读本,在全社会掀起了“学党史、悟初心”的大热潮。突出精准打磨,通过“磨课、赛课、评课”的方式对红色教育基地课程进行提纯取精,今年共有20堂课程纳入浏阳市党性教育课程库,4堂课程在“长沙市本土名师名课”竞赛评选中获奖。丰富授课形式,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挖掘与现代艺术形式有效结合,创作了《耀邦兄弟》《胡子将军》《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作品,其中现代花鼓戏《耀邦兄弟》累计观演人数达18万人次。

三、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党性锤炼“大熔炉”

为进一步把“红色阵地”用好,把“红色课程”传播开,浏阳市以制度为抓手,创新方式,让党员教育的红色更加鲜明。创新学习制度,实施党员红色教育“五个一”专项计划,即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每年“打卡”一次红色基地、撰写一篇红色感悟、组织一次红色研讨、开展一次红色行动、进行一次红色体检。统一全市7月份主题党日为“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鼓励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就近的“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教育。开展巡回宣讲,大力开展本土名师名课下基层活动,成立“本土红色讲师团”,聘请各“红色村”表现突出、社会反响好的讲解员担任讲师,走入乡镇党校课堂,壮大“名师名课”队伍,目前红色宣讲团已下基层巡讲30余次。开展线上答题,为扩大党史宣教覆盖面,开展“红色浏阳党史知识随手测”手机客户端有奖答题活动,把浏阳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作为题目内容,累计吸引40万人次参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