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委党校:做实基层培训 做强基地品牌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0-12-04 18:22

做实基层培训 做强基地品牌

中共长沙县委党校

(2020年11月)


中共长沙县委党校位于长沙县榔梨街道龙华路,1987年从北部乡镇路口镇大山冲搬迁过来,占地70.4亩,建筑面积12800平米。由县委副书记担任校长,设常务副校长1名、副校长2名、教育长1名。近年来,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中组部关于基地建设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求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建设美校、培训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理念,创新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5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10家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之一。作为全国示范基地,我校紧扣“实训基地、教创基地、调研基地、合作基地”的功能定位,在中组部和省市县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特色定位,将“党校+分校+村级教学点+农家课堂”的四级模式创新发展为“119N”培训模式,探索形成“1+8”培训管理流程,创新构建“1+X”教学科研体系,着力做实基层培训、做强基地品牌,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校培训规模呈井喷式发展,培训辐射北京、西藏、贵州等20多个省份。近三年来,我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共257期次,其中主体班56期,部门班98期,异地班103期,已相当于市级党校培训规模。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孙庆聚和中组部多位领导亲临学校视察指导,中组部原部长赵乐际、省委组织部原部长郭开朗对学校办学经验作出肯定性批示。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强化“实训”功能,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实效

一是坚持基地姓党。作为党校,我们坚持党校是全县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的大熔炉;坚持把党校教育的独特优势保持好、发挥好,不折不扣执行为全县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作为基地,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政治立场坚定、办学方向正确、校风学风端正作为办学第一标准,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不靠培训赚钱,坚持讲好“星沙故事”,履行好“基地功能定位。

二是坚持按需培训。我们在教学安排中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同时结合岗位需求和学员个人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主体班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例占到70%。理论专题强调“用学术讲政治”,做到以理服人;党性教育专题坚持情理相融,做到既有感人泪点,也有思想深度。比如,“坚持民主集中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专题,获得学员认可。

三是坚持分类办班。按照全县工作的统一部署,年初确定主体班和重点班次,主体班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入学,其他培训分专题进行重点培训。如结合基层特点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党小组长进行培训。结合条线特点,举办多期次“教育卫计系统中青班班”、“宣传骨干培训班”,为全县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培养骨干人才。结合异地要求和县域优势,精心设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和全域旅游等特色培训班,讲好长沙县故事,推介长沙县经验。

四是坚持量身定制。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举办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的课程设计中,紧扣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要求,精心设计了“农村党建与精准扶贫”、“ 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分析”、“如何当好一名支部书记”等实用课程。同时立足县情自主开发了“慧润136模式”、长沙县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与实践、浔龙河土地流转经验等县域特色课程,获得学员一致好评。中组部、省市组织部和全国各地在我校主办的40多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培训,总体效果满意度的测评结果优良率均达到100%。

二、强化“合作”功能,不断拓宽教育培训阵地

一是构建全覆盖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依托全国示范基地这一优势资源,完善基层党校布局,构建“119N”基地模式。“1”是指一个中心,即县委党校,主抓县级层面的重点培训;“19”是指19个镇(街道)基层党校,负责基层党员的兜底培训;“N”是指在全县确定N个片区分校,主抓特色培训。“119N”基地模式写入《长沙县党员教育培训实施计划(2020-2023)》,在全县铺开。基层党校与片区分校通过启动、申请、审核、评估和授牌等程序,目前已经挂牌长龙街道等6所基层党校分校,果园镇浔龙河村特色分校等3所片区特色分校,正在进一步培育打造社区管理和城市发展、工业特色等特色分校,“119N”基地模式格局将在明年全部构建到位。

二是完善现场教学点建设。加强与县内的杨开慧纪念馆、许光达故居等合作,建立了系列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以“田汉文化园”“ 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黄兴故居”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了以浔龙河村企共建、湘丰村党建引领村级发展、葛家山村乡村治理、锡福村民宿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村、组现场教学点,实现本土资源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目前,我校在全县建立了20多个成熟的现场教学点。配合教学点建设,按照现场教学必有教学课程的原则,开发了“墙缝里的家书”、“许光达大将的‘让衔’精神”、“断肠明志陈树湘”、“国歌的力量”等多堂精品课程,广受学员欢迎。

三是探索民宿教学点建设。紧扣县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政策精神,继承“农家课堂”传统,通过前期多次调研,采取“申报、考核、评估、试住”等程序与慧润民宿等6家民宿点签订协议,将主体班、异地班学员从今年10月份开始,根据班次时长安排学员入住民宿。为做好这项工作,出台管理办法强化民宿点自主管理,举全校之力跟班做好入住民宿管理服务。要求各民宿主讲好家风传承、扶贫脱困、乡风民俗等故事,让学员面对面体验长沙县风土人情,在居民家中感受长沙县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和民风淳朴等变化,让现场教育延伸到居民家中。目前,我们已经安排12个班次、19场次、800余人次入住民宿。探索民宿教学点建设这项工作,属于全国示范基地首创,从目前情况来看,既让学员有了全新体验与收获,又以培训助推了县域集体经济发展,得到基层和学员欢迎。

三、强化“教创”功能,不断增长教学科研能力

一是健全制度重激励。为破解县级党校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理论水平不深、科研积极性不高的难题,我校打造了“1+X”教学科研体系,并通过县委出台了《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积极性。所谓“1”是指每个专职教师用三年时间明确红色教育、乡镇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等等“1”个研究方向,围绕研究方向开发“X”堂专题课和微党课、“X”篇科研论文、“X”个案例教学等,采用分值累加方式明确绩效,全年得分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超过80分的分值按《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兑现奖励。体系出台后,教师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科研成效相对明显,多篇论文获省、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一等奖。近年来立项课题51项,公开发表文章54篇,征文或市级以上理论研讨会上论文获奖78篇。

二是围绕县情解难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意向,以“深入实际、加强调研、为县委决策当好参谋”为重点,积极组织老师加强对长沙县县情研究,开展了《长沙县加强“零碳县”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等课题研究,撰写了《既谋长远又见实效—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等调查报告。围绕提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校领导带队到北山镇等地调研“北山危废项目”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重点围绕本土资源开展科研,挖掘本土资源,寻找课题研究材料,为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参与的县纪委课题《征地拆迁领域临聘人员违纪违法现象高发原因和对策分析》得到时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军的高度肯定。按照县委交办的课题,今年成立了县委政研室、县委党校、县委改革办等部门协同参与的县委战略研究工作专班,不断总结提升长沙县先行示范经验,规划县委未来发展战略。

三是转化成果显价值。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强化“为县委决策咨询服务”功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教学目标,打造“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特色品牌。其培训经验列入中组部编写的《党员教育培训100例》,原中组部赵乐际部长对党校承办的中组部示范班批示“很好”,原省委组织部开朗部长批示“要在全省推广长沙县委党校培训工作经验”,中央电视一台做了专题报道。县级课题《论许光达精神及其当代借鉴》《国歌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艺术--以北山危废项目为例》等均成功转化为教学专题,在主体班教学中广受好评。《长沙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思考》得到市委副书记和县委书记的亲笔批示。四是变化方式求创新。注重现场直观体验,中青班赴国家级贫困县沅陵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党性锻炼,现场体验农村生活;支部书记班到村级教学点现场教学,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做给书记看”的方式为学员答疑解惑。异地班学员入住民宿,直接体验乡村振兴。注重宣讲方式创新,将课堂搬至田间地头,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身边事阐述大政策,让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感受改革发展的新变化。近年来,组织教师开发10分钟以内的微宣讲专题30多个,“乡村振兴 有人才兴”“改革,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等微宣讲均获得全省一等奖。每年基层宣讲近200场次,微宣讲30多场次。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将理论宣讲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每期培训班安排学员分组讨论和学员论坛,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学员发言踊跃,党校跟组老师在主持过程中不断将讨论话题引向深入,课前组织“微论坛”,安排学员分享心得体会,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为提升。

四、强化“规范”功能,不断彰显教育培训影响

一是健全流程制度,培训管理更加严谨。规范培训流程,制定1+8的《培训班流程管理审批单》,按照中组部要求对培训班各个环节把关,所有异地班必须有党委或组织部门办班的文件、批示,签订办班合同;学员需签订承诺书。制定《班主任工作细则》,将班主任的各项工作细化到每一天、责任到人,确保上下协调、班级管理和后勤服务“零”差错。主体班由组织部派人跟班管理,组织学员进行集中入学教育。在教室设置手机袋,设置专职班主任,建立临时党支部。严格执行请假纪律、课堂纪律、就餐就寝纪律和外出考察纪律,坚持每天晚上查寝,将工作抓细抓实,实现办班零差错。

二是推行精准测评,培训服务更加细致。强化教学服务测评,引入了软件测评,对教学总体评价6个方面26项细则进行了培训服务测评。每个月公布测评分析报告,以测评结果为导向,引导物业公司和培训外包合作公司提升服务水平,引导职能科室提高培训水准,一体化服务更系统,服务效果更明显。建立科学的学员单位对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电话回访、发放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学员单位对培训的满意程度。推行培训结业考试考核制度,对学员的出勤情况、在校表现、作业、心得体会、党性分析、结业论文、调研报告等进行全面考核,学员的结业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进入干部档案。培训结束后,将学员的表现、学习情况及时向所在单位通报和反馈。

三是借力三方公司,培训体系更加规范。成功将餐饮服务、卫生保洁、园林绿化、会务接待、安全保卫、客房管理、排水供电等后勤物业打包采购给物业公司服务。创新引入的物业后勤一体化服务模式被云南省委党校、内蒙古科佑中旗党校全盘复制。同时对异地来校校外培训购买服务,缓解了人手不足、事情繁多的矛盾,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服务体系,实现了为科室解绑减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基地挂牌以来,我校围绕做实基层培训、做强基地影响方面做了一点点事情,但我们深知与在座同仁相比,我们还需要不断向学习,取长补短;与省市组织部门和县委的高标准高要求相比,我们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一是做实培训设计是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体现培训质量的关键。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充分把握中央最新精神,结合省市县情和学员的差异性,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比如,政策解读与现场教学的比例要适中,讲授式与互动式要相当,分组讨论和微分享要适宜。二是从严学员管理是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校始终坚持执纪在前,严格按照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强化入学教育。学员一致认为,严格要求才符合“党性煅炼的熔炉”这个称号。事实证明,党校的权威是靠从严治校、从严学员管理严出来的,严格管理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三是创新培训理念是关键。我校较好地贯穿了现代培训理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需设计课程,做到对症下药,确保学习内容能够用得上;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员接受程度、发展需要,量身定制、分类施教,确保学员能够听得明白、学得进去;以行动为目标,注重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实现教学重点由“知”向“行”的转变。事实证明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四是提升服务质量是保障。我校为培训班配备一名精干的班主任,根据学员分组情况确定跟组辅导老师。从学员进校到离校,跟班老师的各项工作细化到每一天,责任到每个人,确保上下协调、班级管理和后勤服务“零”差错。如跟组老师建立班级微信群,按时引导学员了解培训日程,温馨提示课程安排和注意事项,提醒学员提前做好准备等,制作培训活动美篇结业播放,每期培训班做好综合测评,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