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做老实人

文章来源: 衡东县委组织部  时间: 2021-04-27 14:46

??1.png

青年罗荣桓

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元帅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一个乡绅家庭,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

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荣桓对妻子的期望,更是自己坚守的信条。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他后来在给孩子的信中坦言:“你爸爸几十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这确实是罗荣桓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罗荣桓一直以四海为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由于环境的艰苦,加上没日没夜的工作,他最终积劳成疾,后被确诊为肾癌。1946年7月,党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就医。一年后,罗荣桓回到了哈尔滨,在组织的安排下,他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楼房里。这是一处宽敞的上下三层楼的独立庭院,楼内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讲究的卧室、洗漱间,非常华丽气派。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心里很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但一直没有结果。有一天,他到谭政家去做客,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于是跟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没想到几天以后,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这处房子并不宽敞,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等人,很不方便,但罗荣桓仍然自愿搬了进去。后来考虑到家里人口越来越多,房子实在过于拥挤,罗荣桓才于1954年举家搬到了东交民巷新8号,与贺龙、陈毅、张鼎丞成了邻居,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

在其他许多事情上,罗荣桓也是处处为人表率,坚定做“老实人”。

按照当时规定,罗荣桓家里可以放专场电影,但他怕给别的同志添麻烦,因而坚决拒绝。有一次,罗荣桓不在家,放映队来家里给他的家人放了一场电影。他得知此事后,不仅严肃批评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而且还把总政文化部的负责人找来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出去看电影呢?你们放什么好片子可以打电话通知我,我想看就去,不想看就算了,以后不准再到家里来放。”从此在罗荣桓的家里再也没有放过专场电影。有一次,有关部门通知罗荣桓到剧场去看河北梆子演出。他带着几个孩子去晚了,场内座位已经坐满了,他们绕着场子转了一圈也没找到空位。孩子们不高兴了,埋怨组织晚会的人没有安排好。罗荣桓却笑吟吟地说:“看不成就不看嘛!出来散散步不是也很好吗?”

??2.png

罗荣桓告诫家人不准搞特殊化

罗荣桓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亲切,总是喜欢和他们聊聊家常,相处得就如家人一般。罗荣桓虽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身边只有一个秘书。他还会关照秘书的学习和休息,常常自己签收文件。政治学院的花工老张,每年都要到罗荣桓家里帮助整理花木。每次去,罗荣桓总会留他吃饭,林月琴则会给他送烟倒茶。老张每次回忆到这一幕,都感动地说:“这样的高级首长对我们工人如此亲切关怀,这在旧社会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1962年,罗荣桓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但他总是默默忍受病痛折磨,尽量不麻烦医务人员,很少按响床头的电铃进行呼叫。一到晚间,他就让医务人员去休息。

罗荣桓就是这样一个心里装着大局、装着他人的人。毛泽东曾说过:“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而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

1963年12月16日下午2时37分,罗荣桓与世长辞,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写下了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来追思这位与他“一生共事的人”: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读后感】

当前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罗荣桓元帅“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革命风范给我们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必将秉承革命前辈的遗志,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诵读党员】

陈 媛

中共党员,中共衡东县委组织部机关支部副书记,干部档案室副主任

音频来源:衡东县委组织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