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雁峰区:创新党员管理破难题 “五字”工作法提质效

文章来源: 衡阳市雁峰区委组织部  时间: 2021-08-20 10:55

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街道地处衡阳市老工业区,现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6.4万人,党员2134人。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国有企业、改制企业部分党员移交社区管理,移交党员人数逐年上升,移交党员管理难、党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为管理好、服务好移交党员,白沙洲街道党工委采用“清、建、领、帮、评”五字工作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破冰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党员移交管理难题,让移交党员重新找回归属感。

“清”底册,分类管理建档立卡

“谭爷爷,您的党组织关系是哪一年从一纺机转出的?您是什么时候退休的?关系转过来后对社区党组织有什么建议?”白竹皂社区党委书记刘娟在上户摸底时耐心询问改制企业移交党员谭冬林,并要求工作人员仔细记录清楚。白沙洲街道采取分类管理,逐人建档立卡的模式,分“骨干党员、普通党员、老年党员、其他党员”四种类别对辖区内1900余名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移交党员细致摸底、建档立卡,并通过社区党组织谈心谈话、骨干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教育引导力度,着力解决部分移交党员不愿缴纳党费、不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等问题。

001.jpg

白竹皂社区对一纺机移交党员进行上户摸底建档

“建”队伍,规范设置凝心聚力

新矿村社区原改制企业人员集中居住小区较多,社区党委以移交党员集中居住小区为点分别设置二级党支部,按照“选优一个支部书记,建强一个支部班子,配好一个党小组长”的原则,推选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组织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并根据党员类型、群众需求分别成立文化服务队、综合治理服务队、矛盾协调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社区第二支部党员朱苑元同志在参加志愿服务时颇有感触:“参与志愿服务,投身社区建设不仅让我们自身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也让大家重新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更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目前,白沙洲街道共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30余个,注册志愿者9500余人,每年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讲、文艺汇演、义务巡逻、清扫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002.jpg

新矿村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党委“领”,深化治理破解难题

城市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更好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提升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依靠感,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基层治理的难题。白沙洲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党建带群建,切实发挥党组织凝合力、聚民心、强服务的一线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形成了“党员+平安创建、“党员+文体活动”、“党员+扶贫帮困”、“党员+创文创卫”、“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议重大事项”等“党建+N”新模式,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基层治理成效明显提升。今年以来,街道各级党组织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主题实践活动6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开展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活动10余次,共接种疫苗34571人。

003.jpg

白沙洲街道在金钟时代城疫苗接种方舱点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结对“帮”,模范带动共建共享

白沙洲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行雁峰区今年4月初启动的“导师帮带制”活动,通过先进帮后进,老同志带新同志,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谢佳是今年新当选的白沙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新矿村社区原党委书记冯荔萍是街道在“导师帮带制”活动中选派给她的导师,通过冯荔萍“手把手”的教导,谢佳进步很快,摸排移交党员情况、组织党员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核算收缴党费……慢慢从“无从下手、心理没底”转变为“得心应手、群众满意”的工作状态。在谢佳与社区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白沙社区的党建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社区党组织依托党建服务阵地,持续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文娱体艺等党群活动,积极举办庆“七一”红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知识抢答竞赛、传统节日文艺汇演、节假日走访慰问等主题活动,并根据部分老党员行动不便地情况,适时采取送教上门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更好地激发基层党员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及幸福感也不断得到提升。今年以来,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开讲啦”、“新春第一课”、党员冬春训等各类党建活动50余次,集中培训人数达到2600余人次。

月月“评”,创新品牌提升实效

坚持党建工作月考评制度,根据党建工作任务、问题、整改“三个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推行“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工程,每月组织现场评比交流,激发各社区创先创优活力。纺织新村社区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向阳花”,充分发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移交党员的作用,在移交党员集中居住小区建立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盟山社区精心绘制党建“同心圆”,创新支部设置和党员分类管理,让各支部紧密联系在社区的党委之下,共同发挥管理作用,着力解决改制企业党员移交后存在空挂党员、“口袋党员”等问题。白竹皂社区搭建民情“七彩桥”,积极发挥“四会四议”的提、议、理、监作用,党员带领群众一起为小区建设建言献策,积极推动了白竹皂社区旧改项目建设,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