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张志初: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湖南担当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1-10-15 10:30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湖南担当

——关于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学史力行”的调研与思考

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委原党史研究室主任、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张志初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以史资政”和“学史力行”。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之际,结合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按照总书记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新要求,带着“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如何以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彰显湖南担当”这一课题,到长沙市区、浏阳市张坊镇和湘赣边区(浏阳与铜鼓段)等地进行调研。现综合调研情况,运用历史映照现实的借鉴法,就以下“七个彰显担当”做一些探讨。

一、产业创新应在“一支撑、一体系”上彰显湖南担当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建成了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毛主席曾50余次回湖南,经常过问并指导“工业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提出了“一带一部”新定位和包括打造国家重点先进制造业高地在内的“三个高地”新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产业创新应以史为鉴,在“一支撑、一体系”上彰显担当。

“一支撑”,就是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国家重点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产业等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水平。培植发展新一代信息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壮大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

“一体系”,就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握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发展现代高端产业,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文旅融合发展应在“一体化、双致富”上彰显湖南担当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作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革命摇篮,红色资源丰厚;同时又有舜炎帝陵、屈贾文脉、千年学府、张家仙界等,文化禀赋独特。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文旅融合发展应以史为鉴,在“一体化、双致富”上彰显担当。

“一体化”,就是实现文旅融合一体化。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积极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高品质开展红色文创,让红色经典焕发生机。将红色文化与本色(自然景观)、古色(文化遗产)、绿色(生态美景)、特色(民俗风情)资源紧密结合,促进红色研学之旅、秀美山水之旅、古色寻根之旅、乡村休闲之旅深度融合。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湖南段)、洞庭湖文化公园、潇湘红八景和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发展全域旅游。

“双致富”,就是既富脑袋、又富口袋。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陶冶全民思想情操。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拓展富民功能。特别要完善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为老区吸引更多客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使文旅资源真正成为不冒烟、可持续的致富资源。

三、乡村振兴应在“两健全、一共富”上彰显湖南担当

我党历来重视“把农民组织起来”,从“打土豪、分田地”到一举改变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湖南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充分展现了“首倡之为”。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乡村振兴应以史为鉴,在“两健全、一共富”上彰显担当。

“两健全”,就是健全高水平集体化的体制机制,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在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没有集体化,要从低层次的集体化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要注重引导农民走新型合作化集体化道路。浏阳市田溪村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要让农民变成股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合作形式的专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维护和扩大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推动城乡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一共富”,就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做好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避免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和乡村“空心化”趋势。缩小城乡差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各类要素城乡循环流动,将乡村振兴纳入区域统筹发展重大战略,推动城乡人民同步走向共同富裕。

四、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一共生、四绿色”上彰显湖南担当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荆江分洪工程到韶山灌区建设和“一湖四水”治理,从“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田园风光到“芙蓉国里尽朝晖”的三湘美景,足以证明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和建设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美丽湖南建设应以史为鉴,在“一共生、四绿色”上彰显担当。

“一共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强化流域系统治理基础上守护好“一江一湖四水”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加强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共同构筑起生态安全屏障。

“四绿色”,就是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完善高效运转的流通网络;健全有利节能环保的用水用电价格机制;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扎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倡导全社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五、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应在“一率先、双循环”上彰显湖南担当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我党既坚持自力更生又积极营造开放环境,特别是延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之初,创造了海内外优秀人才汇集的奇观。被誉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从上海奔赴延安)和“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等湖南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应以史为鉴,在“一率先、双循环”上彰显担当。

“一率先”,就是率先打造高水平的内陆开放高地。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推进国际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强化对外开放支撑体系,高标准创新自由贸易体制机制;加强与东南沿海和西南、西北边境口岸合作,对接国际贸易经济走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市场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双循环”,就是积极参与构建无障碍的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优化片区功能定位,长沙片区发挥临空优势,加强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岳阳片区发挥临港优势,推动岳、汉港口一体化;郴州片区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离岸贸易新模式,开辟直通便捷通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循环发展能力。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为依托,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地区区域合作。消除要素和商品流动壁垒,形成构建“双循环”市场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基础。

六、省际协作与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应在“一联动、三共融”上彰显湖南担当

当年湖南五大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湘赣、湘鄂、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边区,这些边区、苏区、老区创造过“同心干、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红色传奇,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牺牲和历史性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应以史为鉴,在“一联动、三融合”上彰显担当。

“一联动”,就是跨区域合作联动。针对省际交界地区山水相连、情感相亲、习俗相近、文化相融的特点,主动搭建合作联动平台。对接融入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共有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等比较优势,加强与周边兄弟省份的全面联动合作,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

“三共融”,就是在共规、共建、共享上深度融合。会同周边省份和交界地区,搭建常态化“合作共融”平台,变礼节性往来为实质性协作,力求共同编制、优化发展规划,共同会商、推进边区建设,让边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步提升幸福指数。

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应在“一提升、两完善”上彰显湖南担当

湖南这方热土,发生过“半条被子的温暖”和“一粒种子的改变”等许多感人故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以史为鉴,在“一提升、两完善”上彰显担当。

“一提升”,就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下决心改变教育、医疗、住房领域的严重弊端,移走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基础教育;推进公益性卫生事业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系统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整顿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廉租房、低价房,从根本上解决“买不起房”问题。同时,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两完善”,就是完善社会治理、完善风险防控。在社会治理上,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强化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并借助现代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在风险防控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应急管理,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金融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