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集聚全球英才 专家献智雄安新区人才大计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20-10-09 09:28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正式发布。明确雄安新区要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建设对人才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广聚天下英才,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近日,雄安新区邀请有关人才专家对雄安新区人才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如何看待雄安新区建设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吴江(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雄安新区人才发展定位要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京津冀高端人才智库潜力为我所用。要建立雄安新区的反磁力吸引的人才发展模式。现代化大城市同时存在向心力和离心力。工业集中、交通运输方便、服务设施齐全是向心力产生的根源;城市的若干工业远离原料产地并缺乏扩展空间,城区环境污染、交通混乱、居住条件恶劣,又形成人口的离心力。在设计以削弱大城市磁力作用为目的的反磁力吸引点时,如能充分利用大城市的离心力,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向心力,发挥其优势,就可形成独具特色的吸引力。

李志刚(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副局长):中央提出雄安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雄安新区要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避免与北京天津存在同质化竞争,要快速地提升雄安新区人才资源的增量和质量。构建多元、开放、平台式、网格化的人才结构体系,面向世界汇聚一流顶尖人才引领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让雄安新区成为人才引领发展的国际典范。

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雄安新区要将目光转向世界,紧盯世界顶尖人才、人才团队;要从国内循环出发实现人才重点突破,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优势领域、重点领域,加强人才特别是科技、工程、数学人才教育培养力度,注重青年人才和创新潜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

范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的人才发展要有创新特点,可以参考深圳特区、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和其他具有标志性的国际大都市,以此确定雄安人才发展路径。在人才支撑和引领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规划文本与实现路径暨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建设过程与发展历程暨人才工作筑巢引凤下蛋孵化阶段发展问题,从园区到城市暨规模递进下的人才引育留用问题。

周爱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发展上要坚持走“阶段式发展”的人才集聚之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人才集聚战略。要树立精准高效的“靶向聚才”导向,通过国家、省引才项目以及新区内拟开展的园区、基地项目精准承接、引进海内外人才,同时,要注意统筹协调好首都疏解人才、海外人才和本地人才之间的错位集聚和配置,以及不同待遇之间的平衡。

罗旭(光明日报党建人才版主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需要在北京、天津、河北之间找到一个合适位置。雄安在为这些疏解机构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形成自己生存发展的主业,吸引来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创新产业,那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魅力,让人才有非来不可的理由。

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发展示范区,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如何改革创新?

吴江:雄安新区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要敢于打破以往的人事人才制度束缚,探索创新国际一流水准的人才体系,借力打造集事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人才政策、人才市场于一体的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雄安新区的人才体制机制创新要注重“创五区”和“遵七律”。“创五区”就是创建未来人才集聚区、服务人才示范区、创意人才生态区、国际人才开放区、人才治理试验区;“遵七律”就是要遵守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市场配置资源规律、科技创新激励规律、高端人才流动规律、创新企业用人规律、人才协同发展规律、全球人才竞争规律。

李志刚:雄安新区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优势在于,雄安新区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富有创新理念的“画”。要制度创新设计优先,依靠高阶思维、战略眼光、超前意识、系统理念,从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机制、知识产权制度、人才评价社会化机制、人才激励配套体系、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等方面投入全新理念,创新出更适合雄安人才宜居宜业的新体制机制。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人才与产业的需求对接、更加注重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打造、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和创新潜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完善人才引领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范巍:雄安核心的“1+N”规划体系中专门提到了人才特区建设,需要我们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中着重发力。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要更加关注“软”的部分;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多样性问题,本土人才和承接转移人才起到的大多是“压舱石”的作用,以此为基本雄安能做什么、如何做才是关键。在将雄安建设与国内外园区和城市群进行对标比较发现,雄安新区的优势是谋定而后动,有着相对清晰的发展规划,人才工作亦是如此。

汪怿:雄安新区在机制创新上,要适应全球创新和人才发展的趋势,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创新国际人才便捷流动、自由执业的制度,创造突出公正价值,有利于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活力激情充分迸发,共同参与国际创新协同的制度,创造提升能力、释放潜力、激发活力的制度,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增强雄安新区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周爱军:河北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引进经验欠缺,对国内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不具竞争力,制约人才合理流动和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广泛存在,这对实现当前新区快速集聚一大批规划建设人才的战略目标极为不利。要弥补这一缺陷,必须树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思路,将雄安新区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河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区,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区人才政策体系。雄安新区围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外溢人才集中承载地,对北京疏解入雄人才,要在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保障政策方面给予比在京更为优惠的政策条件,消除其“离京恐慌”心理,实现疏解人才的“软着陆”。同时,也要处理好首都“空降”人才与本地人才的关系,打消本地人才的“取代忧虑”心态,坚持两地人才并重,同等对待,使两地人才、两种优势相得益彰。

罗旭:我认为,党委、政府做人才工作,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最重要为人才工作提供服务,最终要考虑怎么促进社会广泛参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在制度设计上,让人才能够在这里接受市场的磨砺,让他们在大自然的竞争中吸收光和热,成为参天大树,而不是创造一个真空的、水缸式的环境,把他们养起来当盆景。

潘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雄安“人才特区”的本质就是人才政策试验场,人才制度创新要在人才人口管理上作出特色,要制定有利于激发新区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新政策。把握时间“缓”的原则,要放眼长远,不能操之过急;注意空间“广”的特点,适度有效发挥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效用;增强主体“联”的通道,发挥政府的政治掌舵及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坚持任务“明”的要求,紧扣《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及的人才人口管理的任务清单逐一研究落实;遵循载体“稳”的规律,夯实人才发展的各类平台,实现新区、平台载体和人才的契合。

如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

吴江:雄安新区人才的集聚力既不能依靠温室效应,更不能孤立生存,而是需要“珊瑚礁”的生态群落效应,让人才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连接,从而主动创造出“生态群落”,汇聚更多的新人才,让更多的好创意在其中诞生和孕育,培育出雄安新区人力资本新动能。同时,还需要全面提升人才配置、使用、开发和服务能力,遵循人力资本积累发展规律,激发各个市场主体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与人才链之间的鸿沟,实现创新发展人力资本服务的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新模式,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雄安模式”。

李志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对于人才生态来说,环境是决定其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人才创新生态系统要以创新人才为核心,由创新主体和载体、创新资本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文化环境协同共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决定人才流向和作用发挥的因素,越来越体现为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综合性实力。政府创造和维护一个适宜创新和投资创新的(法律和文化)环境,公平开放的产业政策、严格而可执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具有长远确定性的法规,是人才创新生态形成的关键。要塑造人才工作、生活高品质空间,建设人才流动自由化、交互场景多元化、生活环境舒适化、文化娱乐丰富化的花园城市。

范巍:雄安新区在构建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方面,要聚焦战略科学家、企业家、专技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等人才群体,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解放人才、解放科学家,拥有这三种精神的人才是现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柱。

周爱军:雄安新区在人才生态环境涵养方面,要围绕核心人才引进和立体人才群落,引进一批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人才中介机构,打造成熟高端的教育、产业、公共服务内核生态圈;要围绕雄安人才集聚与国际化流动,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和人才公寓,塑造林城相依、水城共融、舒适宜居的城市风貌,打造开放、和谐的外部生态环境。

罗旭:近年来,很多地方引才的着力点局限在给票子、给房子、拼待遇、比财力上,而奖励竞赛之下,各地普遍遭遇引才成本上升、引才成效下降的困局。我认为,最好的人才环境是法治环境,要在法治化背景下,打造一个“不求人”的人才环境生态。

穆桂斌(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推动人才的发展,需要构建法制、政策、创新、商业、生活为一体的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雄安精神”文化生态系统。

潘娜:未来应该在广泛吸取多方经验的基础上高位发展,借助多元的政策工具,利用更加优惠、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资、福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软、硬件,帮助打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