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教育形成集聚爱国奉献优秀人才合力

文章来源: 共产党员网  时间: 2019-08-08 09:26

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考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发挥作用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引发广泛热议。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最美一书记”黄文秀、时代楷模黄大年、“种子教授”钟扬,这些优秀人才,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生动诠释了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的深刻道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人才工作以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态势,不断开辟新境界、拓展新内涵、结出新成果。

近期,各地正在陆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如何使主题教育成为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指引、鲜明目标导向、厚重实践基础,确保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两者的结合文章,以主题教育形成集聚爱国奉献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管人才原则,既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党的领导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主题教育与人才工作的“珠联璧合”,一方面,要着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始终。另一方面,要明确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而不是由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具体事务。要加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充分集聚各方面爱国奉献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是准确把握重点,为开展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校准靶向。首先,要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严格把好政治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要坚持把政治引领摆在前面,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结合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人才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确保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其次,要因地制宜选才用才。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产业基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态环境,不能盲目追求“多多益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引才。要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既坚持五湖四海揽人才、四面八方聚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持续将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集聚到事业发展中来,又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防止“水土不服”,形成适应发展、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做到人适其岗、人尽其才。同时,也要注重树立基层实践导向。屠呦呦长期在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最终提炼出“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研究新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基层一线是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检验人才最丰富的实践沃土。开展主题教育,要主动把课堂搬到田头、车间、实验室、企业,引导鼓励人才走进基层,到一线加强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也要注重“田专家”“土秀才”等乡土人才,为基层人才队伍充实力量。

三是适应新要求、回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人才工作持续发力。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等,都需要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素养、斗争精神和过硬本领的优秀人才。一方面,要结合主题教育,发力抓落实。着眼于更好地推动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将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落到实处。二要对标找差距,有效破解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补齐人才工作短板。同时,还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近年来出台的与人才工作息息相关的新条例新法规衔接起来,找准新旧结合点,做到革故鼎新、协调一致。

四是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策略,形成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齐有管仲而春秋首霸,秦用商鞅而由弱变强,人才要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今社会,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靠以前“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式的人才策略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千金买骨”的诚意、“三顾茅庐”的行动,既做好已有人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含金量”。又进一步加强政策研讨,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以政策优势集聚人才优势,构建好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同时,用真情实意和优质服务感召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他们的物质获得和精神归属,实现增人数与增人心的有机统一。

供稿:湘潭市湘潭县委组织部 李冬星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