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绪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历史经验与启示时,从人民的维度把站稳人民立场作为十分重要的一条,组织工作应当深刻把握和贯彻这一重大精神,牢牢站稳人民立场。
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组织工作务必教育干部增强新时代人民观。百年党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崭新历史方位,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民中心论、人民主体论、人民至上论”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特别是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大论断,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性和重大创新性的新时代人民观,成为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聚焦立根铸魂,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新时代人民观。要旗帜鲜明地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人民观教育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中加以强化,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民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确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旨归真正入脑入心、刻骨铭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组织工作务必激励干部为人民谋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大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矢志前行的底气所在。百年党史已经证明,组织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既是我们党彰显作为、体现初心的政治责任,更是密切血肉联系、赢得人民拥戴的可靠保证。组织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新衡阳,激励各级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要强化为民发展的理念历练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下沉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行业、岗位去摔打磨炼,去创造奉献。要既帮助干部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又确保人民成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要深入为民发展的一线识别干部,坚持到疫情防控战场、乡村振兴现场、基层治理屋场、重点项目工地等一线去了解干部,把一心扑在衡阳发展上、真心用在为民服务上的干部识别出来、发现出来。要聚焦为民发展的实绩使用干部,坚持政治标准首位,以市县乡集中换届为契机,把那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的干部,大胆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来、放心配进各级党政班子里来,真正使得过且过的干部腾出位子,四平八稳的干部感到危机,为民发展的干部受到激励。
三、“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组织工作务必引导干部把人民的认可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百年党史已经证明,党的一切工作包括组织工作,都必须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人民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组织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引导各级干部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作为衡量评价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尺。要引导各级干部充分倾听人民意愿,不断健全抓实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多下基层,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了解民之所想、民之所急、民之所盼,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自己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自己的工作首位。要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强化领导干部闻过则喜的雅量、见贤思齐的精神、择善而从的品格,鼓励群众监督,欢迎群众批评,督促各级干部及时高效地从群众最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要引导各级干部主动接受人民评判,在政治建设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专项考评中,科学设置人民群众的评价系数和权重,使用干部注重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形象,推动各级干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