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 阳国利 配音:李建国
在毛主席的遗物中,有一件物品十分引人注目,就是那件白色泛黄、打满补丁的睡衣。这件睡衣有几个特点,一是它的材质一般,样式很普通,木薯棉质地,夹层,香蕉领,外侧有两个口袋,衣长141厘米;二是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1971年,毛泽东春秋两季都穿它,时间长达二十余年;三是整件睡衣有73个补丁,可谓“百衲衣”。 这件与伟人相伴二十余年的睡衣,尽管越来越旧,毛泽东却是越穿越有感情,围绕它的去留更换问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毛主席穿过的补丁睡衣
六十年代初,这件睡衣的领部、肘部、袖口就有了破洞。1963年初夏的一天,主席的理发师兼生活卫士周福明来到中南海服务处取衣服。洗衣房的同志对周福明讲:“小周,给主席换换新的吧,你看这件睡衣,袖肘又破了,洗的时候从水里都不好往外提,弄不好就拽破了。”周福明不止一次听洗衣房的同志说这样的话,可他们哪里知道,他也多次向主席提过,可主席总说:“再穿一穿吧,过段时间再换。”主席不发话,周福明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他的同意,谁也不能擅自为他添置东西。
几天之后,周福明陪主席吃晚饭。对面的主席正穿着这件睡衣,周福明又趁机对主席说:“主席,这件睡衣今年该换换了吧?”
主席显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他一边吃饭一边说:“现在国家不是还很困难吗,我看再补一补就行了嘛!”
周福明一想睡衣拿到洗衣房去洗,洗衣房的同志提的意见,就小声嘀咕了一句:“您是主席。”
“噢,我是主席,主席的睡衣就不能补一补了?”主席打量着周福明,说:“你不是也穿着补的衣服吗?”周福明听到主席提到自己身上穿的这件补了半截的棉布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生活很困难,供应的布票不够用,只好在穿破了的衣服上打主意。他发明了二合一的办法,自己动手把两件旧的棉布衫拼凑到一块。
“主席,你和我不一样。”周福明解释道。
“为什么不一样,就因为我是主席?我不也是人民中的一员吗?”
主席的话说到这里,周福明感觉自己的脸都涨红了,主席能够跟他一样!周福明激动地当即表示:“主席,我听你的,再给你好好补补,你说什么时间换我就什么时间换吧。”
后来,这件睡衣送到总后被服厂刘奎元师傅那儿补,刘师傅是这行的高手,找了同颜色的布料精心缝补,不仔细看竟看不出补丁来。毛泽东很满意,于是以后破了补,补了又穿破,以至工作人员洗这件衣服,都不敢用手搓,只能放点洗衣粉,稍稍浸泡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清洗。
又有一次,工作人员趁毛泽东休息之际,给他换了件新睡衣,醒后,他发现睡衣被人换了,就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去了。工作人员只好把旧睡衣拿出来,毛泽东接过睡衣,边穿边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睡衣好穿。”
直到1971年,睡衣已到了稍不留神,就会脆破一个大口子的程度,实在无法再穿了,毛泽东这才同意更换。这件一穿二十余年的睡衣才正式功成身退,被工作人员登记入库。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他的标准就是方便实用,而不在乎新旧优劣。在毛泽东所遗留下来的衣服、鞋袜等日常穿戴用品中,除应付场面的外套,很难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就穿着有过不同的说法:“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多一发子弹。”“没关系,穿里面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做难于做到的事。”因此,在情感上,毛泽东更愿意将这件普通的睡衣看作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正如他身边工作人员所理解的:“毛主席不是没有条件享受!而是他自己意识到身居高位,不能居功自傲,脱离群众,要严于律己,生活俭省,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他首先自己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