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张雪松:高铁密码破译者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QQ??20190517112241.png

张雪松

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工人、高级技师,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曾荣获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河北省技术状元、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雪松完成了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保证了动车组生产顺利进行,并为成功制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CRH3型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雪松:高铁密码破译者

高铁是我们出行时经常要乘坐的便捷交通工具。为了它的安全快速,中国第一代的高铁工人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汗水,张雪松就是其中的代表。

张雪松是唐山轨道客车公司的一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2005年,他接到一个紧急而又特殊的任务:负责研究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时间只有一个月。面对着满是外文的陌生机器和新型铝合金材料,以及外国专家留下的一堆图纸和说明书,张雪松和他的团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研究中,张雪松发现,铝合金对温度、湿度乃至风速都“十分挑剔”,焊接时非常容易变形。多块材料焊接组合后,整块板子上总有一个角会翘起来。张雪松想:既然容易变形,为什么不能用反变形对付变形?于是他带领团队,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2米、5米、10米……在经历上千次失败后,那股“轴”劲儿支撑张雪松攻下了难关。他和团队摸索不同材料的收缩预留参数,积累了多种翔实的数据,为动车组的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基础。张雪松经常说:“外国专家不是神仙,他们能做到的,中国工人也行。”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张雪松成功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籍”。一个月后,他们按时交出了一个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这次动车车体的探索性设计为我国试制首辆铝合金车体奠定了宝贵基础,成为国内的技术首创。

张雪松就像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镶嵌在高速动车组上,畅游在祖国的大地上。他是中国工人创造力的代表,在推进“中国速度”和“铁路强国”的路上不断前行。

(来源:摘编自《大国工匠》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主编:刘建武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鲁楚原)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