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马仲秋的“大抬杆”

内容简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距卢沟桥仅一百多公里的白洋淀,很快成为日寇入侵的重灾区。
详细内容

QQ??20190815120629.png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这是当年白洋淀人欢迎雁翎队打仗归来的一首歌谣。雁翎队的杀敌武器是歌谣中传唱的“大抬杆”,它最初是打野鸭用的,枪身长两到三米,装着二斤左右的火药或枣核钉,一打一大片,50米内可以穿透人体或船板,被敌人恐惧地称作“扫帚炮”。由于大抬杆打一次枪就要补一次火药,为防止火药受潮,经常在火眼上插上一支雁翎,使火药里外通透、保持干燥。同时出于围猎的需要,装载大抬杆的小船在水上多呈“人”字状行驶,如雁群在空中飞翔,所以被称为“雁翎队”。

QQ??20190815120707.png

雁翎队的大抬杆(增强现实图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距卢沟桥仅一百多公里的白洋淀,很快成为日寇入侵的重灾区。到了1939年秋天,敌人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白洋淀的猎户交出大抬杆等猎枪。为粉碎敌人收缴猎枪的阴谋,在党组织领导下,从前的猎人变成勇敢的抗日游击队战士,成为威震敌胆的雁翎队的一员。

1942年,日寇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实施疯狂的“扫荡”,在这最艰难的时候,21岁的马仲秋被派到雁翎队担任政委。

当时,雁翎队在重点村建立了许多“堡垒户”,吃住开会都在“堡垒户”家里,老百姓负责站岗、送情报,出现敌情,就把游击队员藏在灶台、炕下的“蛤蟆墩”,或者两堵墙中挖空的“夹坯墙”里。游击队后来转移进芦苇荡的两年多时间里,老百姓宁愿自己少些收成,也要把最外一圈芦苇留下,当作保护雁翎队的天然屏障。在群众掩护下,雁翎队以水上伏击、奇袭等方式,打特务、除汉奸、夺枪支、炸岗楼。

QQ??20190815120738.png

战士们扛着大抬杆的射击场景


1943年,驻扎在华北的日寇进攻太行山的八路军主力,需要从天津向太行山运送军火物资。雁翎队经过侦察,确定日本鬼子的运输线是从水路经过白洋淀东的赵北口镇。中秋节那天,侦察员赵波带回情报,第二天上午8点,敌船将经安新至保定,有6名日军和百余名伪军押运物资。得到情报后,雁翎队迅速行动起来,秘密隐藏在敌人必经之路的芦苇深处。10点左右,敌船进入埋伏圈,随着一声枪响,雁翎队百十条枪,包括大抬杆在内,同时向敌人开火,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敌船,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这一仗,雁翎队打死两名日军,俘虏4名日军和百余名伪军以及大批物资,一举切断了日军从天津到保定的水上航线,有力地配合了太行山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对敌作战。

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靠着大抬杆这些很原始的武器,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先后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冀中平原的日军已被肃清,雁翎队编入正规军。

马仲秋离休后,几乎每年都要回一趟白洋淀,看看当年他们打鬼子的大抬杆,怀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