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逆行”】“站在阻击的阵地上,只为那大疫后重生的黎明” ——记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队员、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杨晶

内容简介: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批的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等告别家人,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奔赴救死扶伤的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皆为战斗员。
详细内容

??.jpg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批的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等告别家人,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奔赴救死扶伤的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皆为战斗员。为进一步宣传抗疫中的最美“逆行者”,展现湖湘儿女为国为家无私奉献的豪迈与慷慨,红星云联合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红网、湖南党史陈列馆、湖南大学悦播悦好工作室共同推出《敬“逆行”》专栏,精选感人至深的潇湘家书,诵读惊心动魄的援鄂故事,让“逆行者们”那些感动人心的肺腑之言,那些亲身经历的“逆行”故事,给大家带来温暖、鼓舞与感动。


res03_attpic_brief.jpg

杨晶


湖南日报记者 邹晨莹 辜鹏博

“晶姐,那个仪器在哪?”

“晶姐,这个怎么操作?”

……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西六区,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呼唤。

她们口中的“晶姐”,是“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杨晶。

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3月5日,得知记者要采访杨晶,队友田倩通过微信传来一张照片。细雨蒙蒙中,杨晶似是在指挥着什么,脚上是一双缠满透明胶带的鞋。

这双鞋的故事,发生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投入使用初期。就是穿着这双鞋,杨晶带领着92名护理队队员,12个小时收治了104位确诊病例,并为病区内的每位患者发放生活物资。杨晶说:“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在病区住下。”

当时,队友拍下那张照片后,微信群马上就发酵了。原本大家以为缠胶带是为了防滑,与杨晶熟识的人“揭晓”了真相:鞋底和鞋面完全分开,她情急之下用驻地找到的胶带缠了数圈。

不到10个小时后,杨晶在第二天的清晨推开房门,发现了5双尺码不一的鞋子。虽然不知道这些鞋的“主人”是谁,但她架不住队友们的热情,从中挑了一双护士鞋穿上。

“走得太急,当时只穿了脚上那双鞋。”杨晶有些不好意思。1月27日上午11时,她向医院提交申请:“我有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符合要求。恳请组织考虑。”1月28日,人已抵达黄冈。

一套忙中有序的方法

记者对杨晶的采访,一共有3次。每次采访的过程中,她的电话总是不停地响起,最后她都因为“要去忙……”匆匆离去。

护理质量管理、人员派班、科室建设,都是杨晶身为护理队队长的分内之事。单单第一项,就涵盖了护士处理医嘱是不是及时、所管患者住得是不是舒心、院感防护是不是到位等多项内容。

刚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那会儿,看到条件艰苦、物资混乱,杨晶使用了一套“6S”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物品定点定量定序摆放等等。

战友们一面一边倒地认可她的科学管理方法,一面依赖她“姐姐般的温柔”。“下班后,她拿了酒精和棉签,让我消毒外耳道和鼻腔。我压根就没带这些东西,但她都想到了。”在田倩看来,杨晶是和蔼可亲的“百宝箱”。

在此次对杨晶的表彰理由中,有一句“带领队员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表述。杨晶做出这个行为,既是因为勇敢,也是因为温柔,她放心不下她的队员们。“疫情本身就让人心有恐惧,再加上不熟悉这里的环境,我参与了,大家也可以安心些。”

杨晶给队员们写过一封特殊的战地“情书”,其中一段是:“我和你们站在一起。站在阻击的阵地上,只为那大疫后重生的黎明。”

一段令人动容的哽咽

3月6日,记者再次在湖南第二批支援黄冈医疗队驻地找到杨晶。当被问及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有何感受,她似是有些逃避。

“我的心情很沉重。在那个名单中,我看到了很多带黑框的名字。”随后,是一段长时间的沉默。

她尝试调整情绪,哽咽地讲出原因:“作为医护人员,他们牺牲自己、付出生命来战胜疫情。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是他们对患者的大爱和责任。”杨晶说,这份名单的背后,是近4万名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

面对已经到来的攻坚战,杨晶收起了悲伤。她说,要坚定而有力量地走下去。

(湖南日报黄冈3月6日电)

朗读者:郭玥 音频制作: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悦播悦好工作室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