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美术记忆】丰收锣鼓震天响——鲁迅美术学院《庆丰收》

内容简介:

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规划小组提出《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明确北京是全国的行政中心及文化、科学、艺术中心,要对北京城内部进行整修与扩建。
详细内容

????_20211019100740.png

丰收锣鼓震天响——鲁迅美术学院《庆丰收》

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规划小组提出《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明确北京是全国的行政中心及文化、科学、艺术中心,要对北京城内部进行整修与扩建。此后,展览馆、办公楼及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始增加,这些场所的内部装饰也日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

1958年,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筹备活动启动,在通过修建首都十大公共建筑决议后,同年11月,北京举行首都十大建筑美术工作会议,邀请全国美术院校及组织参与其中,并对公共雕塑的艺术风格定调,要求创作者将思想性、艺术性与创作实践相结合。鲁迅美术学院接到的任务便是负责全国农业展览馆组雕,现矗立在展览馆广场的两座群像《庆丰收》便是其中之一。

《庆丰收》原名《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化万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人民公社化万岁》(以下简称《工农商学兵》与《农林牧副渔》)。从原始主题可以看出,此组群雕的内容与目的,都是围绕1956年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视角来展现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后改名为《庆丰收》,不仅仅意味着各行业、各阶级发展的大丰收,更意味着人民公社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节点上的“大丰收”。

鲁迅美术学院接到任务后,于 1958年11月开始为雕塑草稿与塑形做准备。根据当时还是鲁迅美术学院学生,并参与雕塑创作的田金铎描述,当时的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多留日、留法,少有创作大型雕塑的经验;此外,鲁迅美术学院的创作力量也比较单薄,只能由教师带领三、四年级学生,组成18人一行的队伍赴京创作。由于时间紧张、功力不足,师生们昼夜研读资料,熟悉展览馆广场空间,观摩电影、欣赏民歌等艺术形式,抓紧时间创作草稿。在设计稿经当时兼管全国美协工作的华君武等人选定后,鲁迅美术学院师生又赶赴洛阳、山西人民公社体验生活,从山西击鼓活动中寻找到灵感,学习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传统雕塑的表现形式,在学院派写实雕塑技法的基础上,紧扣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民族性”内涵。最终,历经10个月的创作,《庆丰收》成功赶在1959年10月国庆前完成。

《工农商学兵》与《农林牧副渔》均采用金字塔式的构图方式,以增加整座雕塑的稳定性,一男一女分别位于两个“金字塔”顶端,男性持鼓槌,正俯首敲鼓,女性则双手拿钹,举起右手,目视前方,二人以不同姿势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自信。两座雕塑各自以双骏作为前导、周围环绕各种人物的整体设计方案由学生曲乃述、李仁章提出,不仅避免罗列人物之嫌,而且将丰收的情节分解在具有民族特色的钹、骏马、战鼓等细节符号中,在增强作品的音乐感之外,兼顾了行进过程中的运动感。此外,这些人物与“道具”都用中国传统纹样进行装饰。在表现形式上,创作者们融入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凸显“中国特色”。正如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绳正所说:“线条的流畅、次要部位和背景的浮雕式处理以及人物脸部阴线和凸面的结合……都构成了明显的民族韵味。”

《庆丰收》群雕落成后,得到了各界认可与赞赏。刘开渠等人在196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表谈话,以《庆丰收》为例,称赞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惊人速度,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从任务下达到构思、创作完成,《庆丰收》圆满完成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任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感染力,唤起观者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在新中国历史进程以及美术史中具有特殊意义。

(刘娜娜)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