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美术记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伍必端、靳尚谊《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之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逐渐土崩瓦解。面对这种国际发展形势,毛泽东制定了关于支持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战略思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
详细内容

????_20211019100740.png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伍必端、靳尚谊《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之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逐渐土崩瓦解。面对这种国际发展形势,毛泽东制定了关于支持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战略思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中国人民团结亚非拉人民,一致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也为新中国外交扩展出更广阔的空间。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把外交重点放在亚非拉独立国家,之后毛主席接见亚非拉外宾的新闻便常常见报。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毛泽东在一次接见亚非拉各国领导和人民代表的活动中,亲切与各国友人合影留念,女摄影师侯波按下手中快门,拍下一张著名的照片——《毛主席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照片中,20多位亚非拉友人簇拥在毛主席身边,有人还把手搭在毛主席肩上,大家一起开怀大笑,其乐融融。这张照片在当年的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展出,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为经典摄影作品。1961年 4月,毛泽东接见亚非外宾时同外宾朋友说:“中国人民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看作是自己的胜利,并对他们的一切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给以热烈的同情和支持。”作品《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又名《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便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诞生。

靳尚谊和伍必端合力创作《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时,两人同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为了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伍必端想出了这个题材,表现毛主席接见亚非拉人民的场景,靳尚谊帮助伍必端完成了几个人物的创作,其中包括毛主席的形象塑造。为了这幅画的创作,靳尚谊专门去当时的语言学院面对非洲留学生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画面中,来自不同民族的亚非拉朋友围绕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拉起其中一个外宾的手,正关切地与之对话。亚非拉代表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但是大家肩并肩、手挽手地站在一起,坚决一致对抗殖民霸权主义。

从宾客的服饰分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除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画面正中还有个日本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力图与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友好关系,日本开始并不愿承认中国新政权,但是毛主席还是对日本采取谅解态度,他常常接见日本朋友,这种“民间外交”也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1972年,中日两国发表联合申明,正式建交。伍必端与靳尚谊合作完成的这张画,展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也记录了新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邦交关系。

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21世纪,亚非拉国家的团结都非常重要。我国一直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5年的亚非国家领导人会议时,曾发表讲话,提出“亚非国家要深化合作,同时要加强同拉美、南太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改变”。

(王宇彤)

【人物档案】

伍必端

1926年生,江苏南京人。1948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后随华北联合大学美术宣传队赴战地参与宣传工作,此后留任《天津画报》美术编辑。1950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1年赴朝鲜做战地记者,1956年赴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学成后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后任版画系主任、教授。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0年当选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靳尚谊

1934年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任教于版画系。1962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第四届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油画院研究员、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顾问。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