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美术记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马刚《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交往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友好关系大门,两国开始试探和接触,为后世称誉的“乒乓外交”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详细内容

????_20211019100740.png

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马刚《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交往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友好关系大门,两国开始试探和接触,为后世称誉的“乒乓外交”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1971年4月,在日本举办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参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向中国乒乓球队表示希望访华。随后,中国乒乓球协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1971年7月和 1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到中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2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作品《毛泽东会见尼克松》表现的是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的历史场景。因为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而且涉及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形象表现,这给作品构图带来了困难。在反复推敲中,马刚选取毛泽东和尼克松正在交谈的情景进行构图。从历史照片来看,会谈是在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中举行,当时出席这场重要会谈的有周恩来总理、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为了集中表现毛泽东、尼克松的具体形象,马刚有意弱化了出席这场会谈的其他人物,并对他们的位置关系做了重组。比如,他把翻译人员调到了画面的中景位置,借此强化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同时,又反复推敲了人物的动态轮廓与画面边框的关系。通过一番设计,画面的视觉重心凝聚在两位领袖人物身上。

另一个难题出现了,就是晚年毛泽东的形象塑造,这是以往领袖主题绘画中不曾有过的。马刚的着力点来自他对毛泽东形象的具体感受,包括精神状态、形体特征等,这种感受已经带有色彩、笔触等形象语言方面的想象。在创作时,马刚设计了毛泽东谈话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抬起来,给人一种浑厚有力的感觉。用马刚自己的话来说,“这只手能托起世界”。结合松紧自如的画法,晚年毛泽东气定神闲、宽博浑厚的精神气质得以自然传达出来,这与尼克松挺立、分明的形态刻画形成鲜明对比。在背景的处理上,马刚利用虚化的表现手法将背景的书架处理得较为灰暗,使画面黑白灰的基调更协调。与对背景的弱化处理形成对比的,是艺术家对前景茶几上堆放的书籍、放大镜和茶杯的细部描写,它们起到了强化主题情节的作用。仔细看,最有意味的要数那本翻开的书法册页,它暗示了毛主席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这些形制各异的书本也暗示了另一种叙事性情节:在国事会谈结束后,毛泽东主席极为放松地倚靠在沙发上,气定神闲,开始绘声绘色地探讨起哲学问题,引起尼克松总统极大的兴趣,整个会谈现场充满了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这是艺术家通过合乎逻辑的情境构造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艺术地再现、绘就历史的方式,拉近了我们与这段历史的心理距离。

(曾小凤)

【人物档案】

马刚

1962年生,天津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4—1995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2003—2008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校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