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美术记忆】好一群矿工汉子 ——李世南《开采光明的人》

内容简介:

《开采光明的人》是李世南的早期代表作,创作于1984年,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详细内容

????_20211019100740.png

好一群矿工汉子 ——李世南《开采光明的人》

《开采光明的人》是李世南的早期代表作,创作于1984年,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作品以大写意水墨描绘煤矿工人的群像,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与敬重,是记录时代肖像的经典之作。20世纪,西方美术传入中国后,中国水墨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典型地体现在观念与技法上,它让所有的中国水墨画家不得不思考自身所从事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合理性,以及笔墨语言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延续近千年的中国文人画传统遭强烈质疑,传统文人的生活已经在现代性社会瓦解,中国画从题材到意境也不得不为之一变。革新中国画的技法与题材,成为20世纪众多中国画家的中心议题。李世南的《开采光明的人》正是20世纪中国画在新思潮影响下探索的成果之一。

李世南先后师从何海霞和石鲁,受“长安画派”影响极深。“长安画派”的特点是:一方面拓展绘画题材,突破过去相对狭窄的文人画题材,更加注重与现实社会的关联,积极主动地表现新社会的生活风貌;另一方面依旧重视中国画中的笔墨语言,特别是对大写意画风的继承与提炼。

李世南的绘画在理念和技法上与“长安画派”一脉相承,同时又吸取了现代西方艺术的成果,这使他的绘画十分动人,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画面上表现的不再是过去的文人高士,而是普通的劳动者——煤矿工人。普通劳动者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容易忽略的群体,将煤矿工人入画,对水墨画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水墨画特有的笔墨语言和材质如何容纳现代社会的人物题材,李世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开采光明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探索性力作。

《开采光明的人》里,矿工手持工具,身着作业制服,这本来是极其繁复的画面,但李世南删繁就简,用大写意的笔法绘就。他对制服与安全帽的处理极其简练而有特色,他没有执着于制服的细节,而是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制服的轮廓,同时也没有忘记对衣服褶皱的处理。李世南笔下的矿工有一种阳刚的气质。李世南用厚重的笔墨刻画出这群劳动者坚忍与顽强的精神,这是新时期中国普通劳动者的一个缩影。李世南的笔墨绝非一味厚重,而是兼具灵动。他笔下的这些矿工虽然工作艰苦,但极其乐观,有一种劳动者的自豪与光荣。人物群像容易走入面貌雷同的误区,李世南用精湛的笔墨技巧极其巧妙地避开了类似的陷阱。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头戴安全帽,身着制服,在相同的制服包裹下,原本很难表现出个人的特点与面貌,李世南深知其中的难点,所以有意识地首先从服装上进行区分,将矿工们的制服绘制成黑色、灰色、橘红色等不同颜色;其次从姿势上加以区别,有的突出正面,有的只描绘背面。最重要也最核心的是李世南对矿工脸部的精彩描绘。矿工劳动之后,脸上沾有煤灰,画家一般很难描绘出各自特点,但李世南抓住他们不同的面部特征,尤其是眼神的差别,表现出他们不同的神态。虽然矿工劳作过后面露疲惫之色,但李世南笔下的矿工依然有勃勃英气,眼神里都透露出坚毅。

李世南的大写意水墨,既继承了水墨的传统,同时也巧妙地吸收了西画在人物造型上的优势。他在浓墨与淡墨的交替使用中,生动地绘制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态。《开采光明的人》严谨与放纵兼具,造型传神又毫不拘谨,笔墨老辣有力,是他最早为人瞩目的重要作品,为他以后的探索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后来者指引了一条道路。

(黄积鑫)

【人物档案】

李世南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1956年支援大西北,赴西安学习、工作。1962年师从何海霞学习山水画,1971年师从石鲁。1984年调至湖北文联任专业画家。1991 年调至深圳画院,直至退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是当代大写意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