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美术记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马蕾《呦呦鹿鸣》

内容简介:

201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详细内容

????_20211019100740.png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马蕾《呦呦鹿鸣》

201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不仅意味着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作为“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一员,马蕾于2019年创作的《呦呦鹿鸣》正是以该重要事件为契机完成构思,成为艺术与时代同行的一个力证。

马蕾并未将表现的着重点放在屠呦呦获奖的荣耀瞬间,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屠呦呦与她的中医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工作的日常场面,这种寻常视角与主角获得的极高荣誉既构成串联又形成反差。就屠呦呦个人来说,其成就的背后是她那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日复一日的坚守。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常用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国家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的“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当时科研条件不比现在,异常艰苦,但是屠呦呦及课题组仍反复实验,历经190多次失败后,最终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 的青蒿素。这一成功背后的支撑正是那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坚定信念,作者意欲表现的也正是如此。

画面中心是屠呦呦带领工作团队在实验室研发新型药剂的现场,实验室中默默流逝的岁月与时光,人物与玻璃器皿组成的闪亮的“交响曲”,富于仪式感的瞬间,透露出科研工作的漫长与艰辛,也告知我们成功来之不易。在艺术表现上,《呦呦鹿鸣》也有别出心裁之处,首先是画面于虚虚实实间透出时光流逝感。要知道,科研之路并非止于某天,而是日复一日地重复与坚守。因此,为表现出时间的流动感,作者在着意突出屠呦呦和几位助手主体形象外,又巧妙地将右侧人物形象做虚化处理,同时省略繁杂的背景铺陈,营造出光阴逝去的氛围。与此同时,整个画面色调以灰、白为主,不仅视觉上令人感到素净、清爽,也传达出科研工作必备的认真、严肃和不急不躁之态。再加上作者对油画笔触的细腻处理,使得整幅作品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有度,主旨意象鲜明。

事实上,对屠呦呦这样一位获得巨大荣耀的科学家来说,传递与彰显其身上凝聚的闪光点更富有意义。这种闪光点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她爱国主义情怀中的民族精神、大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1986年,屠呦呦曾在杂志发表《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几十年来,她更是将这种爱国之情注入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地进行研究。不断的失败终换来成功,虽然表面上发现青蒿素是中药学的成就,但本质上却是一次将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实验医学结合的成功探索。这既是大胆的,也是符合当下医学发展规律的。

屠呦呦身上的闪光点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的缩影,他们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地去实践和完善“中国梦”。马蕾以独特构思创作的这幅《呦呦鹿鸣》,尽管是以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主,呈现的却是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的一个缩影,屠呦呦的成就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即“中国精神”闪耀世界的一次践行。

(李惠子)

【人物档案】

马蕾

1973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1992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2003—2006年为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2019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