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字记忆】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刘心武《班主任》

内容简介:

一篇19000多字的短篇小说,曾让作者的创作过程惴惴不安、让编辑们展开激烈讨论、让广大读者引起巨大心理震动。这篇小说就是刘心武的《班主任》。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刘心武《班主任》

一篇19000多字的短篇小说,曾让作者的创作过程惴惴不安、让编辑们展开激烈讨论、让广大读者引起巨大心理震动。这篇小说就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小说以北京光明中学班主任张俊石接收一个小流氓插班生宋宝琦为线索展开,通过团支书谢惠敏和宋宝琦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都是被极“左”思想扭曲成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从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刘心武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随父母定居北京,1961年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十三中任教。他目睹了“文革”期间极“左”思潮对青少年心灵的毒害。1974年,他调到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出版社的工作为他提供了比在中学任教时更开阔的政治与社会视野,也让他体察到文学复苏的趋势。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经过半年多的思考与酝酿,1977年夏天,刘心武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在家里偷偷铺开稿纸开始写《班主任》。他决心从原有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根据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认知,写作过程很顺利。但写完后,他心里直打鼓,“我这不是在否定‘文革’吗?”刘心武暗自纠结,犹豫着该不该将稿子公开。直到初秋,他才决心将稿子寄给曾向他约过稿的《人民文学》编辑崔道怡。在邮寄过程中,还有点小波折。因邮政人员不允许他在稿件中夹带给编辑的信,本就心情矛盾的刘心武一气之下不打算把稿件寄出,但冷静下来后,他细读了自己所写的文字,再次被这篇小说感动了,于是他寄出了稿件。而另一边,《人民文学》编辑部对收到的这篇小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感动,认为这是揭批“四人帮”的好小说;也有不少人持否定意见,认为小说太尖锐,属于暴露文学,不宜发表。两种意见尖锐对立,不能达成一致,但主编张光年最终拍板,将小说发表在当年《人民文学》第11期“短篇小说特辑”的头条位置。

小说发表后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强烈反响,出乎《人民文学》编辑部意料。编辑部收到各界读者的来信不下数千封,其中教育战线的来信最多,有不少中学生写信控诉“四人帮”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他们心灵造成的伤害。贵州偏远山区某劳改所的一个少年犯在信中讲述了他与宋宝琦类似的经历,并沉痛控诉“四人帮”“杀人不见血”,在读了《班主任》之后,他幡然悔悟,决定要重新起步。还有一位工厂的工人,打听到刘心武家的地址,拿着杂志找上门,将画了线、加了圈的《班主任》给刘心武看,并告诉刘心武那些地方让他觉得很生动。小说里写到工人下班后,夜晚聚到电线杆底下打扑克,他说那细节“像条活鱼,看着过瘾”。刘心武的小说触及读者心灵深处的痛楚,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

刘心武的远见在于,小说中提到的以《牛虻》为代表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当时均未“解冻”,更谈不上重新出版和发行,可见他承受了多么大的精神压力。直到1978年12月,《班主任》刊出一年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阴霾才彻底驱散,而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才正式实现。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这篇小说改编成广播剧,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1978年,控诉“四人帮”对人民精神造成戕害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浪潮,史称“伤痕文学”,而刘心武的《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和“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 美国人编写的《剑桥中国史》一书有一篇文章《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出现》,认为“在新作家中,刘心武是第一个批判性地触及‘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后果的作家”。

(李琼)

【人物档案】

刘心武

1942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