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新时代的镜子,农民的代言人——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高晓声正是如此,他深爱着自己的那一片乡土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以朴实的笔墨,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农民形象。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新时代的镜子,农民的代言人——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高晓声正是如此,他深爱着自己的那一片乡土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以朴实的笔墨,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农民形象。1957年,高晓声被划成右派,遣送到江苏武进农村“劳动改造”,“文革”期间他一直在乡下生活。多年务农,高晓声完全与农民打成一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完全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去体验农民的生活,而是我自己早已是生活着的农民了。” 高晓声小说中的主人公李顺大、陈奂生面临的一些困境,高晓声都亲身经历过,小说中就有一些他的影子。高晓声观察村民们的说话方式、生活习惯,揣摩他们的心理,与农民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其中。高晓声是农民的代言人,始终关注农村小人物。“文革”后,高晓声恢复工作,经常出差,在东道主的热情安排下住进了较好的房间,住一夜要付五元到八元不等。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他联想到父老乡亲们劳动一天通常只有七八角的收入,悬殊实在太大,农民们如果听说他住的房间价格,一定会笑他吹牛。由此,他设想出了让农民住进高级招待所的情节,又想到他的小说《“漏斗户”主》的主人公陈奂生,于是,就有了《陈奂生上城》这个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

小说以小见大,塑造人物有血有肉,细节描写十分传神,以付出五元钱为界,陈奂生前后的表现有很大的变化。之前,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住在那么好的房间里,感受到了父母官的关怀,眼中热辣辣的,生怕破坏了房间的一切,如刘姥姥初次走进大观园,出尽洋相。但付出五元钱后,陈奂生心理失衡,衣服也不脱,钻进被窝,心一横,又“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在“大闹招待所”中获得自我安慰,因为“出了五块钱呢”。后来他又用上“精神胜利法”,想到“谁坐过吴书记的车?谁又住过一晚五元钱的招待所?”于是“精神陡增”,觉得从此有了在村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回村以后的陈奂生,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话语权,得到更多尊重。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剖析,丝丝入扣,整篇小说富有喜剧色彩,读来笑中有泪。

这篇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在陈奂生身上,我们看到农民对精神需求的向往。如作者所言,“想起他们,有时使我彻夜难眠”。小说反映了高晓声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农民命运的思考。小说中的陈奂生心理“突变”,服务员和村民对陈奂生态度的变化,陈奂生以“沾上官气”而自豪,都折射出人性的普遍弱点和民众心理的某些陋习,具有深厚的现实感和历史意义,至今仍旧发人深思。

《陈奂生上城》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随即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热点,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这篇小说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还被改编成电影。2018年9月,《陈奂生上城》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从《“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到《陈奂生出国》,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实际上也是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命运史。高晓声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进行追踪式描写,注意将农民的命运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命运紧密相连,他通过塑造陈奂生的艺术形象,对中国农民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结构进行了深入解析,并由此引发出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与其他作家体验生活式的俯视视角不同,高晓声描写农民是农民式的亲身体验与知识分子的思考相结合。区别于以往文学作品里的农民形象,具有独特个性和时代烙印的陈奂生,饱含着农民生活中的喜悦与辛酸,一言一行都十分接地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穿过近40年的光阴,独一无二的陈奂生依旧在文学长廊形形色色的人物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高求忠)

【人物档案】

高晓声

生于1928年,江苏武进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其代表作品有《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

《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陈奂生上城》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18年9 月,《陈奂生上城》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