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工地生活十日记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内容简介:

1956年2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杜鹏程。说起杜鹏程,人们可能会想起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这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工地生活十日记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1956年2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杜鹏程。说起杜鹏程,人们可能会想起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这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实际上,他创作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同样是一部优秀作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题材创作中的优秀之作。

杜鹏程是陕西韩城人,生于1921年3月。不识字的父母请人给他取了个吉利的名字“杜红喜”,这个名字一直用到1938年他从鲁迅师范学校毕业。他3岁丧父,家境贫寒。幼年上过私塾和基督教学校,后来到韩城一家店铺当学徒。

1934~1936年,杜鹏程经人推荐转到离家二三十里远的一个乡村学校半工半读。这三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里,杜鹏程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开始接触中国的进步文学作品,正是这些作品点燃了他内心对旧社会现实生活的怒火。后来他看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原名)的招生通告,就决心奔赴延安。

1936年6月,母亲拿出长期积攒下来的仅有的4块光洋给他做盘缠,让他前往韩城500里外的延安,从此揭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到了延安,经过整风、大生产运动,他被派往工厂工作,后来在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杜鹏程在农村、工厂、部队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素材,奠定了他扎实的思想基础与写作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铁路建设岗位坚守了十几年。1956 年秋,他写出了以铁道建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太平年月》的一部分初稿。1956年冬到1957年,他将这部长篇中的一章改写成近5万字的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发表在《延河》上。发表后,他又做了重大修改,扩充为10多万字,1958年6月交由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文艺界大多数同行和读者对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和平的日子里》通过铁路建设工地的一个横断面,描绘了经过战争洗礼的人们在和平建设事业中所经受的新的严峻考验。这部小说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完整故事情节,用杜鹏程自己的话来说“它实际上只是‘工地生活十日记’”。十天的时间,一支工程队,七八个人物,以主角阎兴与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中心,塑造了阎兴、刘子青等新时期英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事事从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未来充满理想和信心,对革命建设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毫无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思想。这些典型英雄人物的塑造,既是杜鹏程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代脉搏的真实把握,也是他个人审美理想的反映。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充沛的革命热情,提出了发人深思的人生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畏艰险、激流勇进的人,才能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

杜鹏程所走的这条从革命到文学创作的道路,在他的同辈作家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绝大多数人出身贫苦,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很年轻就投身革命。在战争年代里,他们缺乏良好的读书学习条件。因为革命工作需要,他们拿起笔,写通讯,写报告,逐渐发展到写小说。同老一辈的作家相比,杜鹏程这一代作家的出身、经历和修养都不同。

有人说杜鹏程的作品在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杜鹏程说:“一个人往往就是一个世界。”杜鹏程的作品表达了作家个人与祖国在历史中经历的沧桑风云。杜鹏程的小说是时代的产物,内容独特,主题鲜明,为我国当代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从事创作的后来者来说,杜鹏程是先行者,是贡献者。要了解中国从抗日战争到十年动乱时期的历史,要了解那几十年里中国的社会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斗争和建设,不能不读他的作品。

《在和平的日子里》问世至今,60多年过去了,这60多年间,世事之多变,可谓沧海桑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莫不如此。然而,不论世事如何多变和骤变,是沧海变成了桑田,还是桑田变成了沧海,都无损于《在和平的日子里》思想和艺术的整体性。

(朱思衡)

【人物档案】

杜鹏程

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1921年生,陕西韩城人,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年青的朋友》《速写集》《杜鹏程小说选》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