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 军旅文学之“高山”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内容简介:

2018年9月,《高山下的花环》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之一。《高山下的花环》是由李存葆创作于198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首发于《十月》杂志1982年第6期 。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军旅文学之“高山”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2018年9月,《高山下的花环》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之一。《高山下的花环》是由李存葆创作于198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首发于《十月》杂志1982年第6期 。小说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一支尖刀连队的战士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九连连长梁三喜、炮排排长靳开来、指导员赵蒙生、外号“小北京”的战士薛凯华等一系列有着崇高情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当代军人英雄像,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军队的现实矛盾和历史伤痛。

生于1946的李存葆,初中毕业后参军。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去到云南前线作战部队和广西参战部队采访。在那里,他与前线官兵一起生活了4个月,同吃同住,听到并目睹了很多悲壮动人的故事。在前线,李存葆边采访边写作,发表了1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和散文。但是,他的心里一直酝酿着一部刻画和表现部队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在采访期间,有一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李存葆:一个从农村入伍的连队干部,他的家乡属贫困地区。为了生活,他家里欠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账。他与年轻的妻子感情极深,上战场前,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他真诚地叮嘱,如果自己战死了,她要坚强地活下去,希望妻子和家人要多想想国家的难处,不要向组织伸手,家里欠的账可用抚恤金来还……当时,部队的同志还没讲完,李存葆就已泪流满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后来《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一家的原型。

小说还成功展现了指导员赵蒙生的成长过程。赵蒙生是因为“曲线调动”而来到九连的。最开始,他消极工作,生活懒散,一心只想配合母亲,早日从条件艰苦的边疆调到机关坐办公室。在一同工作中,性格各异但又极其团结的战友们感染了他,激发了他的热血、自尊心和爱国心,他积极投入前线的战斗,并荣立一等功,最后,他还把自己的一等军功章送给了牺牲战友的妻子……在作品诞生的那个年代,这样的人物在军事文学中几乎是前所未见的,“十七年文学”中的军事小说往往忽略军队生活与整个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视野狭窄,甚至形成了“无冲突”的禁锢,近乎成了一种孤立的“军营文学”。而《高山下的花环》将带有各种社会因素的人集中于战场,将军营与社会、军队与人民、现实与历史广泛联系起来,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挖掘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内涵。在揭露不正之风的同时,李存葆通过描写那些军队生活中的矛盾,透视出军人的人生观、是非观,展现了中国军人独有的“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坚忍顽强、英勇崇高的内在力量。《高山下的花环》在20世纪80年代开了以悲剧形式反映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创作先例,是军旅小说的一个决定性突破,为“文革”后的军旅文学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小说在《十月》发表后,马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即连播。《上海青年报》刊出特刊,一次印了百万份。50多家剧团改编这出剧目上演,小说还被翻译成日、俄、英、法等十几种语言。

《高山下的花环》还获得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殊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自费购买了2000册,赠送给南疆前线的将士。这在部队和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花环”旋风。1984年,根据小说改编、由谢晋导演的同名故事片上映,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大阅兵上,以《高山下的花环》书籍和人物为造型的彩车作为全国文艺界的唯一代表,驶过天安门广场。李存葆最敬重的老师、著名评论家冯牧曾说:“《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

(李琼)

【人物档案】

李存葆

1946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作家、编剧。其代表作有《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大河遗梦》,报告文学《沂蒙九章》等。

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