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字记忆】英雄血,民族魂 ——莫言《红高粱》

内容简介:

1987年,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这部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英雄血,民族魂——莫言《红高粱》

1987年,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这部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影片中敢爱敢恨的“我奶奶”“我爷爷”以及罗汉大叔等一众中国北方老百姓的角色,以及他们不惧生死、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

作者莫言参与了电影的编剧工作。当时,为了还原小说中连莫言都没有见过、只在“爷爷”年轻时才存在的繁茂高粱地,剧组特地联系高密县政府,新种植了两块高粱田。当电影拍完、莫言看到样片时,他感到一种震撼:电影完全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他甚至觉得:“在视觉和色彩运用上,营造出这么强烈氛围的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而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因在文学创作上“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获奖,他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就是对这句授奖词最好的诠释。

《红高粱》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主要描述了“我”的爷爷余占鳌、奶奶戴凤莲在年轻的时候,从相识、相爱到一起投身于民族革命战争,以勇气和智慧带领乡民共同抗日、保家卫国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正是这样的内核,让小说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高密。1976 年莫言参军,在部队期间,他积极创作,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红高粱》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次文学创作讨论会上,一些老作家提出:“年轻一代的作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该怎样通过文学来更好地反映战争、反映历史呢?”莫言当时站起来说:“小说家的创作不是要复制历史,那是历史学家的任务。小说家写战争——人类历史进程中这一愚昧现象,他所要表现的是战争对人的灵魂扭曲或者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可以写战争。”他的发言引起一片哗然,当场就有人嗤之以鼻,认为他狂妄无知。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倔强的莫言决定马上动笔写一部战争小说。他深信,衡量小说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逼真再现战争过程,“战争”是作家写作时借用的一个环境,利用这个环境来表现人在特定条件下感情所发生的变化。

莫言选择写自己的家乡和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抗日战争。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高密只适合种高粱,莫言决定以高粱地为舞台,让爱情故事和战争故事在此上演。确定框架后,莫言便利用工作之余投入创作。那时候他是部队的报务员,有一些训练用的本子,但纸张的质量很差,他就拿这样的本子,先是用圆珠笔快速写,然后又找来比较标准的方格纸,一边抄一边写。那是1984年的冬天,他每天坐在火炉边写作,一天可以写14000字甚至17000字。仅用了一个星期,莫言就完成了这部在新时期文坛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初稿。

1986年,《红高粱》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随即在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有老军人看了《红高粱》后说写得很好,问并未经历过战争的莫言:“怎么知道杀人是这样的?”莫言回答:“因为杀鸡就是这样的。”莫言曾在家附近的屠宰场看过杀猪,自己也在家杀过鸡,这些屠杀的血腥场景成了《红高粱》中杀人、砍头情节的灵感来源。就像他深信的,没有经历过战争,未必写不出好的战争文学。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演讲中说:“如果没有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发贺电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李琼)

【人物档案】

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高密,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代表作有《红高粱》《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