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改革开放中的青春之歌 ——郁秀《花季·雨季》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深圳一跃成为中国最具有朝气的新兴城市。1990年,当时年仅16岁的郁秀,用明净、灵动的笔触,写下了一群沐浴着改革新风的青少年与深圳这片神奇热土的故事,唱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青春之歌。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改革开放中的青春之歌

——郁秀《花季·雨季》

20世纪90年代,深圳一跃成为中国最具有朝气的新兴城市。1990年,当时年仅16岁的郁秀,用明净、灵动的笔触,写下了一群沐浴着改革新风的青少年与深圳这片神奇热土的故事,唱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青春之歌。在那个急剧变化的年代,郁秀在《花季·雨季》中以群像式的方式描写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斑斓生活,呈现了他们在深圳这片改革最为剧烈的土地上的青春律动,展现了一代人的个性特征、心绪思想和理想追求。因此,《花季·雨季》一经面世,就广受欢迎,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畅销书排行榜,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连环画。

对于16岁的郁秀而言,写作《花季·雨季》就像生命的生长一样,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郁秀没有目的,没有缘由,就像同自己随意地做游戏一般,用了三四个月就完成了初稿。写作《花季·雨季》对郁秀来说虽然是一件率性的事,但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自尊,保护自己的秘密,她常常在妈妈的不解中将自己锁在房间,独立写作。时间久了,她害怕父母起疑心,改变了策略,常常将抽屉半开。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她就将书稿全塞进抽屉,佯装自己在看书。初稿完成后,郁秀审视了几遍,难以辨别作品的好坏,就把它搁置在抽屉里。日子就这样细碎地过去了。有一天,老师陈重在作文课上表扬了郁秀,并私下与她进行了一番朋友式的推心置腹的谈话。在老师的深切鼓励下,郁秀渐渐地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诉说自己尘封在心间的秘密,并将《花季·雨季》的稿件分享给老师。“小说结构很不错,人物刻画也比较典型,行文朴实活泼,感情也很真挚。你应该好好修改修改,然后考虑出版。”老师的话一下子点亮了郁秀的心,她内心的文学种子开始疯长。听从老师指点的郁秀,决心要下大功夫进行修改,因为要将这部小说出版的信念已悄然在她心中萌生。

至今,郁秀仍深有感触地说:“从写到出历经六年,整整一个中学时代。在这六年中,最值得记忆的是1993年寒假。”那年寒假还没开始,郁秀家就要搬到市区新买的楼房里。为了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完整的时间进行修改,郁秀执意留在老房子里。一张钢丝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叠稿件和一个少女对梦想的炽热,构成她寒假生活的全部。一个人在老房子的生活有些清苦,郁秀也腾不出买菜做饭的时间,只是匆匆吃些面条和馒头就开始修改工作。为了能在二十几天的寒假修改完30万字的小说,郁秀给自己订了每天的工作计划。

郁秀忍受着一个人在夜晚的害怕,整天伏案挥笔疾书,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奇异的梦。整个寒假,郁秀没有认真地吃过一顿饭,没有舒坦地睡过一个觉。当看着爬满蝇头小字的26本作业本时,郁秀感到无比的愉悦与充实。就像一粒种子需要土壤的培育、雨水的滋润才能开出繁茂的花朵一样,郁秀的《花季·雨季》也是在父母和众多师长的呵护下才得以顺利出版。写罢《花季·雨季》的郁秀难掩出版的愿望,在同学的介绍下,郁秀决定独自去面见一个女编辑询问出版的事。可是,走到中途,却被早已知晓内情的父母阻拦了。

经过打听,郁秀知道出一本书需要两万元,她顿时就打了退堂鼓。可是妈妈在看了郁秀的小说后有了为她出版的意向。为了保护女儿的梦想,让女儿的小说出版更有意义,郁秀的父母找来专业作家曹征路和中学老师姚雪玲为郁秀参谋指导。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建议后,郁秀再次对稿件进行修改。最令郁秀感动的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的封祖盛教授主动找来郁秀的稿件,一句一句地帮她斟酌,为她多方打听出版的门路。1996年,《花季·雨季》终于在郁秀父母和师长的期待中出版了。

郁秀凭借青春的韧劲完成的《花季·雨季》,让人们看到了那群走在时代变革前沿的青少年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青春力量,将那代人的青春音符永远地留在了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五线谱上。

(杨颖)

【人物档案】

郁秀

1974年生于福建永泰,10岁来到深圳,作家。其代表作有《花季·雨季》《太阳鸟》等。《花季·雨季》曾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