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生命不息,抉择不止 ——张平《抉择》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张平是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作家之一。“人民作家”“老百姓作家”“反腐作家”,老百姓发自肺腑地这样称呼他。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生命不息,抉择不止 ——张平《抉择》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张平是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作家之一。“人民作家”“老百姓作家”“反腐作家”,老百姓发自肺腑地这样称呼他。他在当时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内容多涉及反腐题材,当之无愧地成为 20世纪90年代反腐作家的领军人物。1997年首次出版的《抉择》,标志着他的反腐作品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反腐败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呼应这样的社会热点,许多作家将自己的文学目光投向了这一题材,创作出了许多揭露和鞭挞腐败、歌颂反腐败斗争的作品,张平的《抉择》就是其中之一。《抉择》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为国家利益抛却个人利益的反腐败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澎湃之情。

《抉择》的创作源于一次机缘。1996年,张平参加一部电视剧的改编,先后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许多工人含着泪水一遍一遍问张平:“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写写我们工人呢?那么多的编辑、导演、作家、艺术家,为什么就只把眼睛盯在那些厂长经理身上?我们工人不是国家的主人吗?为什么你们会把我们给忘记了?”张平在工厂里了解到,工人们对企业有深厚的爱,对改革有强烈的渴望。张平感到了一种为工人代言的责任,于是写出了《抉择》。

《抉择》不仅以尖锐的锋芒、犀利的笔触,深刻地剖析和批判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而且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同仇敌忾与腐败分子进行斗争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塑造了以主人公李高成为代表的反腐败斗士的艺术形象,奏响了一曲昂扬激越的反腐败颂歌。小说处处彰显的是国家的荣誉、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利益等高昂的曲调。面对家庭亲情的牵绊、上级提携的恩情、丰硕利益的诱惑,主人公李高成毅然选择了坚决地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工人那里。工人阶级在小说中是转型期一切无着的群体,但他们没有丧失对这个国家的热情和对政府、政党的信心,他们从来不相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会抛弃他们,会置他们的利益于不顾,会不倾听他们的呼声。小说呈现了国家和工人阶级从微有矛盾到重新和解的真实过程,将国家和人民本来的那种鱼水情再次清晰化。官民一心,党群一心,这是中国最大的现实,是超越于腐败现实的最大现实。这是小说的主旨。

1998年,由《抉择》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播出,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导演于本正找到张平,想和他谈电影拍摄的事宜,张平却告知他,《抉择》的电影已经提交了审批,但是一直没有通过。于是,于本正便另辟蹊径,将电影拿到上海电影制片厂进行审批,终于审批通过。于本正拿到了《抉择》的摄制权,影片《生死抉择》于2000年成功在院线上映后,观众反响超出了所有主创人员的意料,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影片,并在当年横扫各大电影节奖项,成为票房上的一匹黑马。

正如张平所说,他之所以如此贴近现实,关注百姓民生,是因为“你关注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就会关注你;你面对的是老百姓,老百姓自然就会面对你”。“我的作品就是要写给那些最底层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永生永世都为他们而写作”。这正是张平的抉择!为人民写作、发声,正是张平所秉持的,而《抉择》的轰动效应也正是人民对于张平的回应。

《抉择》先后荣获第四届啄木鸟文学奖一等奖、全国公安题材文学作品一等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全国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全国最佳畅销书奖,并被评为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十部长篇小说之一。《抉择》还先后被上百家报纸连载,上百家电台连播,同时还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话剧、戏曲、评弹、连环画、广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江萍)

【人物档案】

张平

1954年出生,山西新绛人,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法撼汾西》《天网》《抉择》,短篇小说《祭妻》《姐姐》《夜朦胧》,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曾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